山姆引入阿里系高管,会员经济能否重振品质护城河?

发布时间: 2025-11-01 10:44:3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核心提示」当仓储会员制标杆山姆遇上阿里系高管,品控失守的护城河能否通过管理变革重筑?会员经济模式面临代购冲击与生鲜电商围剿,这场转型实验牵动着中产消费群体的神经。

  作者 |詹方歌, 邢昀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宣布任命在阿里任职近十年的刘鹏为山姆会员店总裁,这一决策引发行业热议。与此同时,曾辗转京东、阿里、字节的杨小梅回归出任采购运营副总裁,沃尔玛中国正通过引入互联网大厂基因试图破解增长困局。

  这场管理层换血背后,是山姆中国正经历的双重考验:一方面要应对选品质量下滑引发的会员信任危机,另一方面需在电商渠道直面盒马、美团闪购等平台的激烈竞争。沃尔玛全球CEO董明伦10月中旬的低调访华,或许正是这场变革的催化剂。

  选品争议:30年品质护城河出现裂痕精选商品+会员费的商业模式曾构筑山姆的核心壁垒,但今年以来的选品调整引发会员强烈反弹。高复购率的太阳饼、低糖蛋黄酥被卫龙辣条、好丽友派取代,有机大豆从一级降为三级,这些变化直接动摇了消费者对山姆「闭眼买」的信任。

  更严峻的是质量红线失守:2024年上海市场监管局通报显示,山姆两款儿童用品存在安全隐患——天丝三件套色牢度不达标,FILA滑板车包装薄膜可能引发窒息风险。当家庭客群最重视的儿童用品出现问题,相当于触碰了山姆的基本盘。

  效率追求与品质把控的天平正在倾斜。山姆将商品规划周期从12-18个月压缩至半年内,这种「快周转」策略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埋下了选品质量下滑的隐患。正如资深会员小于观察:「以前抢破头的飞利浦电动牙刷,现在代购抢购导致普通会员根本买不到。」

  会员费争议:代购产业链动摇付费根基社交平台上「不续费」的呼声背后,是代购产业链对会员体系的冲击。山姆代购已形成完整生态:从凌晨抢购热门商品到利用卓越会员2%返现,代购群体不仅满足了下沉市场需求,更让部分消费者产生「何必自己办卡」的心理。

  大连代购小莫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其通过大学超市分装销售瑞士卷,一个傍晚即可售出64个。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山姆在无需开设门店的情况下渗透县域市场,但同时也削弱了会员付费的必要性。当品控优势不再,会员复购率潜在下滑成为必然风险。

  沃尔玛对代购的默许态度源于商业考量:既赚取商品销售利润,又避免下沉市场重资产投入。但这种「灰色增长」正在反噬核心会员体系,如何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成为新管理层必须解答的命题。

  电商围剿:即时零售重构竞争格局山姆电商业务占比突破50%的背后,是生鲜平台发起的全方位围剿。盒马、美团闪购等对手不仅复制其供应链模式,更通过大额补贴和灵活配送抢占市场。山姆「宽SPU、严SKU」的策略遭遇挑战——当消费者能用即时零售买到更丰富的商品时,山姆的大包装、高起送门槛反而成为劣势。

  一线城市家庭结构多元化趋势加剧了这种矛盾:小家庭和单身客群更倾向小份装、低起送的即时配送,这与山姆「量贩式」模式形成直接冲突。尽管山姆儿童家居服等商品仍保持性价比优势,但配送效率的提升难度远高于互联网平台。

  刘鹏的电商背景或许能为山姆带来破局思路,但回归零售本质才是关键。正如资深会员小于展示的33元儿童防蚊裤案例所示,山姆的核心竞争力仍在于精选商品的性价比。新管理层需要做的,是用更严苛的品控标准重新擦亮这块被磨损的信任基石。

  (应受访者要求,文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