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新路径:投资与消费协同驱动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 2025-11-03 11:04:5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迟雨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多项重大政策举措,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划定清晰路径。这场备受关注的发布会释放出关键信号:扩大内需需构建投资与消费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在投资领域,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截至目前,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完成全数投放,精准支持2300余个重点项目,成功撬动约7万亿元总投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划拨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重点支持部分省份开展基建投资,形成"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跟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消费端同样迎来政策红利。发改委正会同多部门研究制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文件,计划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破解人才短缺、标准缺失等发展瓶颈,为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注入新动能。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扩大内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基点。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引领新需求"相比,"十五五"建议更突出"大力提振消费",要求统筹惠民生与促消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的关系,凸显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升级。

  这场发布会进一步明确:扩大内需需要投资与消费形成"双轮驱动"。有效投资作为"压舱石",5000亿元政策性资金全部用于项目资本金补充,创下投放速度新纪录。资金投向呈现"双轨并行"特征——既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又补齐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短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值得关注的是,2000亿元专项债额度与政策性金融工具形成协同效应。这种"长短结合"的投资布局,既缓解了当前项目资本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更着眼于培育长期发展动能。数据显示,相关投资已带动社会资本形成数倍放大效应,有效扩大投资乘数。

  消费作为内需增长的"发动机",正呈现结构性升级特征。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攀升至46.8%,生活性服务业催生出多个万亿级市场。从二次元经济引领的情绪消费,到宠物托养等细分服务兴起,再到文体旅消费持续活跃,服务消费正通过多元化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即将出台的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文件具有精准靶向性。针对人才供给不足、行业标准缺失等痛点,政策将通过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服务标准认证等措施,为消费潜力释放创造制度条件。专家预测,政策落地后有望带动相关领域消费增速提升3-5个百分点。

  扩大内需需要投资与消费形成良性互动。投资为消费创造场景条件:数字经济投资催生线上消费新业态,交通基建投资促进旅游消费,城市更新投资改善消费环境。数据显示,每1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带动0.8元旅游消费,验证了投资对消费的拉动效应。

  消费则为投资指明方向。服务消费的蓬勃发展,引导资本向生活性服务业倾斜;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升级领域,吸引制造业投资持续加码。这种需求导向的投资模式,有效避免了产能过剩风险,形成"消费升级-投资优化-产业升级"的闭环循环。

  实践表明,只有紧扣消费需求的投资才能形成可持续动能。某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根据消费端反馈的节能需求,调整生产线投资方向,产品上市后市场占有率三个月提升12%。"这种以消费端为起点的投资逻辑,正在重塑产业生态。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