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光伏龙头阳光电源:业绩持续超预期,储能业务成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25-11-03 16:44:32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文丨泰罗

  自2021年以来,光伏行业历经多轮周期波动,但有一家企业始终以稳健姿态穿越风雨,不仅在逆境中实现逆势增长,更以持续突破的业绩刷新市场认知——这家企业便是由安徽企业家曹仁贤掌舵的阳光电源。截至2024年,其股价近三个月涨幅超160%,市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光伏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业绩持续超预期: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创新高10月28日,阳光电源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达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28.69亿元,净利润41.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83%和57.04%。这一数据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印证了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中的独特竞争力。

  产业链布局:逆变器与储能双轮驱动光伏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大环节:上游涵盖硅料与硅片生产,中游聚焦电池片与组件制造,下游则以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为核心。作为全球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通过差异化战略在行业寒冬中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双向扩张。

  2024年10月,公司宣布拟通过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登陆德国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约49亿元人民币,为全球化布局注入新动能。同期,其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完成对上市公司泰禾智能的收购,成为当年光伏行业唯一一例“A吃A”案例。此外,旗下产业投资基金仁发投资加速扩张,累计投资超20个项目,2024年新增13个,覆盖光伏、储能、氢能、半导体等新兴领域,投资标的包括阳光氢能、阿基米德半导体等优质企业。

  逆变器市场:头部格局稳固,外资退潮留出空间与多晶硅、硅片等领域陷入严重产能过剩不同,逆变器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过去十年,全球范围内真正具备绝对优势的企业仅有阳光电源与华为,二者合计控制约50%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海外逆变器企业三巨头SMA、ENphase和Solar Edge在2024年下半年集体陷入困境:SMA前三季度营收下降26%至10.6亿欧元,息税前利润(EBIT)同比暴跌77%,被迫裁员11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20%)。这一趋势为阳光电源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

  储能业务:从“TNT”到“核武器”的爆发式增长如果说逆变器是阳光电源的“TNT”,那么储能业务则是其真正的“核武器”。2019年,公司储能业务营收仅5.4亿元,占总营收的4%;而到2023年,该业务营收已飙升至178亿元,占比达25%。2024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全面爆发:

  7月:与沙特ALGIHAZ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达7.8GWh;11月:与英国Fidra Energy签署4.4GWh储能合作协议,创欧洲最大订单纪录;12月:与菲律宾CREC签订东南亚最大电池储能供货协议,规模1.5GWh。根据标普(S&P Global CommodityInsights)发布的《2024年储能系统集成商报告》,阳光电源在全球累计装机量与订单量均位列第一。中信建投预测,未来5-6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259GWh、2030年突破900GWh。若以2023年10.5GWh的出货量为基准,阳光电源若能在2030年冲击100GWh,储能业务营收将超15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两个阳光电源。

  未来展望:从安徽首富到全球能源巨头2021年,曹仁贤以650亿元身家登顶安徽首富并蝉联至今。随着阳光电源在光伏与储能领域的持续领跑,其商业版图正从国内延伸至全球。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公司通过技术迭代、资本运作与生态布局,不仅巩固了逆变器龙头地位,更在储能赛道构建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可以预见,这家4000亿光伏巨头的故事,才刚刚进入高潮。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