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 2025-11-16 19:27:22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昌宁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改善公共环境、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引导村容村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改善乡村公共环境。各乡镇以“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抓手,全域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清理村内积存垃圾、河道沟渠漂浮物,整治废弃院落和闲置地块。开展集镇沿街环境整治,对沿街商铺跨门经营、占道摆放商品的行为进行劝导规范。如柯街镇联合村引导流动摊贩、路边摊贩到指定区域经营。公共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通过开展义务植树、陡坡地治理、异地植被恢复造林推进村庄绿化,5年来共完成营造林16.13万亩,义务植树增加240万株。2021年至今,该县共完成森林抚育6.93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核桃低效林改造抚育4万亩、澳洲坚果提质增效0.25万亩、低效林改造抚育1.6万亩。落实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森林质量效应、乡村绿化管护、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等工作内容,保护好乡村绿化成果,努力建设“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目前,该县村庄绿化覆盖率为73.48%,有5个村(社区)获“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32个村(社区)获“省级森林乡村”。

  有效引导村容村貌建设。在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上,完成了该县“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村庄规划编制3年任务,119个行政村(农村社区)规划审批率达100%,规划成果省级入库备案率达100%;完成了6个乡镇13个村村庄规划的动态调整工作,解决了民生项目难以落地的问题。在传统村落保护和乡土特色传承上,打造了温泉镇温泉村里睦等传统村落保护示范点。在村庄风貌提升上,各乡镇倡导低成本、乡土化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如耈街乡挖沙村引导村民捐献家里的旧砖瓦、石磙、犁耙等老物件用于景观打造,不仅成本低,还留住了乡愁记忆。

  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各乡镇均建立“每周清扫、月度评比、季度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行“红黑榜”等制度,村民实现了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转变。在管理上强调“长治久美”,建立长效机制,如柯街镇大地村建立定期督查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洪 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