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银高科市值单日暴增超15亿!控股股东22亿要约收购溢价16%
发布时间:
2025-11-21 19:48:17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在荃银高科(300087.SZ)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种集团”)通过大手笔资本运作进一步巩固控制权。11月20日晚间,荃银高科发布公告称,中种集团拟向除自身以外的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计划收购1.8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要约收购价格为11.85元/股,总资金规模达22.45亿元。以11月20日收盘价10.16元/股计算,收购溢价率约为16.63%。这一动作直接推动荃银高科股价在次日(11月21日)早盘强势涨停,最终收涨16.24%至11.81元/股,单日市值激增超15亿元至111.88亿元,成为当日农业板块逆势走强的核心标的。
控股股东加码控制权,同业竞争承诺期限临近
中种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实际控制的种业巨头,此次收购前已持有荃银高科20.51%股份。若要约完成,其持股比例将升至40.51%,进一步巩固控股地位。荃银高科证券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此次收购完成后,中种集团将整合此前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的自然人股东股权,但具体业务整合方案尚未明确。
值得关注的是,中种集团与荃银高科在业务领域存在显著重合。作为先正达集团旗下种子业务核心平台,中种集团主营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种子研发与销售,2024年营收达70亿元。而荃银高科同样聚焦水稻(占比39.46%)、玉米(12.52%)等种子业务,双方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早在2021年成为控股股东时,中种集团便承诺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随着2026年承诺期限临近,此次要约收购被市场解读为加速整合的信号。不过荃银高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对此不作判断。
图源:图虫创意
行业寒冬中业绩承压,四季度需逆袭完成目标
中种集团此番增持正值荃银高科业绩低谷期。受国内种子同质化竞争加剧、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9%至19.34亿元,净利润亏损1.8亿元。尽管营收规模在A股种业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三,但盈利能力显著弱于农发种业(36.77亿元)、隆平高科(28.41亿元)等头部企业。
行业整体困境凸显:2024年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企业均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农发种业净利润下滑63.08%。荃银高科虽营收同比增长14.77%,但净利润同比暴跌58.23%,主要因科研投入增加、管理费用上升及资产减值计提等因素。
面对2025年50亿元营收、3亿元净利润的目标,荃银高科需在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0.66亿元、净利润4.8亿元。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公司第四季度营收最高纪录为2024年的26.54亿元,净利润峰值仅为2023年的2.63亿元,目标完成难度较大。
国资系种业整合提速,行业格局生变
中种集团的资本运作背后,是国资系种业资源整合的深化。作为先正达集团中国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种集团通过控股荃银高科,可快速补足在水稻种子领域的短板,形成与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民营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要约收购不仅将改变荃银高科的股权结构,更可能触发种业行业新一轮整合。随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种业振兴,具备国资背景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加速扩张,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在荃银高科(300087.SZ)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种集团”)通过大手笔资本运作进一步巩固控制权。11月20日晚间,荃银高科发布公告称,中种集团拟向除自身以外的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计划收购1.8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要约收购价格为11.85元/股,总资金规模达22.45亿元。以11月20日收盘价10.16元/股计算,收购溢价率约为16.63%。这一动作直接推动荃银高科股价在次日(11月21日)早盘强势涨停,最终收涨16.24%至11.81元/股,单日市值激增超15亿元至111.88亿元,成为当日农业板块逆势走强的核心标的。
控股股东加码控制权,同业竞争承诺期限临近
中种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实际控制的种业巨头,此次收购前已持有荃银高科20.51%股份。若要约完成,其持股比例将升至40.51%,进一步巩固控股地位。荃银高科证券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此次收购完成后,中种集团将整合此前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的自然人股东股权,但具体业务整合方案尚未明确。
值得关注的是,中种集团与荃银高科在业务领域存在显著重合。作为先正达集团旗下种子业务核心平台,中种集团主营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种子研发与销售,2024年营收达70亿元。而荃银高科同样聚焦水稻(占比39.46%)、玉米(12.52%)等种子业务,双方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早在2021年成为控股股东时,中种集团便承诺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随着2026年承诺期限临近,此次要约收购被市场解读为加速整合的信号。不过荃银高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对此不作判断。
图源:图虫创意
行业寒冬中业绩承压,四季度需逆袭完成目标
中种集团此番增持正值荃银高科业绩低谷期。受国内种子同质化竞争加剧、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9%至19.34亿元,净利润亏损1.8亿元。尽管营收规模在A股种业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三,但盈利能力显著弱于农发种业(36.77亿元)、隆平高科(28.41亿元)等头部企业。
行业整体困境凸显:2024年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企业均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农发种业净利润下滑63.08%。荃银高科虽营收同比增长14.77%,但净利润同比暴跌58.23%,主要因科研投入增加、管理费用上升及资产减值计提等因素。
面对2025年50亿元营收、3亿元净利润的目标,荃银高科需在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0.66亿元、净利润4.8亿元。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公司第四季度营收最高纪录为2024年的26.54亿元,净利润峰值仅为2023年的2.63亿元,目标完成难度较大。
国资系种业整合提速,行业格局生变
中种集团的资本运作背后,是国资系种业资源整合的深化。作为先正达集团中国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种集团通过控股荃银高科,可快速补足在水稻种子领域的短板,形成与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民营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要约收购不仅将改变荃银高科的股权结构,更可能触发种业行业新一轮整合。随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种业振兴,具备国资背景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加速扩张,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