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陵庭院经济“淌金流银” |
|
时间:2009-07-29 01:35:04 来源:保山日报 作者:雷 华 |
本报讯 龙陵县镇北村何正碧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石斛100平方米、松茸600平方米,建盖卫生猪圈56平方米,饲养生猪30多头,年收入达2万多元。在龙陵县像何正碧这样的庭院经济户已达上万户,庭院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形成生态环保综合型、普通种养经济型、生产加工致富型等3大类型,庭院经济“淌金流银”,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新亮点。afx保山日报网 近几年来,龙陵县把农户庭院经济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票子工程”来抓,以生态庭院建设为载体,以精种、精养、深加工为切入点,庭院里建盖卫生厩(舍)养畜禽、房前屋后自留地(山)上植果蔬,有条件的搞农副产品初精加工或跑运输,形成了一户一个“千元厩”、一座“万元山”,“钱”在树上长,人在“氧吧”乐,多亮点多特色的庭院经济格局。afx保山日报网 过去,该县大多数人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杂草丛生、堆放杂物或放养畜禽,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庭院卫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该县把发展庭院经 济、打造生态庭院作为当地农村经济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态绿化示范庭院”评比活动,每年投入1000万元信贷、财政支农资金用于扶持庭院经济,对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的农户给予资金、技术、果苗等方面的扶持和奖励,并不断加大科技帮扶力度,给农民一把致富的“金钥匙”。几年来,依托乡村农技校举办科养加工业培训班870多场次,培训农民10.2万多人,发放技术资料23.1万多份(册),推动了庭院经济上档次、上规模,走向大市场。afx保山日报网 地处冷凉山区的龙新乡勐冒村农民人均耕地仅1.1亩,该村“两委”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和自留山上种植经济林果,在责任田地上实行包谷、马铃薯、青菜一季三熟立体链式种植结构,拓展了土地利用空间,平均亩产值达2600多元。农户把余粮用于发展养殖业,每户年存栏生猪5至30多头。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4元,占有粮食390千克,全村农民银行存款达600多万元。庭院经济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有120多户农民购置了农用车、大货车、小轿车;30多户从事建材、采矿、农副产品加工;95%的农户建盖了新居,电视普及率达85%。afx保山日报网 庭院经济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美化了农村生活环境。勐糯镇海头村依托沼气“阳光工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村730户农民建成沼气池691口,构建起猪——沼——蔗、猪——沼——果的生态循环经济链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基本上实现了“做饭不用柴和炭,点灯不用油和电,烟熏火燎不再现,家家都有循环经济链”的目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