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 > 龙陵

龙陵:山绿民富产业兴

时间:2009-11-19 01:22:05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雷 华
  老产业焕发生机uDj保山日报网
  新产业充满活力uDj保山日报网
  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富民工程的实施,激发出龙陵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热情,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农民从粗放耕作、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学会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一大批新兴产业带进农村,农民增收渠道越走越广,绿色富民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uDj保山日报网
  该县在巩固提升甘蔗、茶叶、咖啡等产业的同时,着力打造核桃、石斛、红花油茶等后续产业,做大做强三大绿色产业,即突出“特色+绿色”,催生“精品农业”;打造“绿色长廊”,做大“观光农业”;致力持续发展,打造“循环农业”。按照“围绕龙头、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连片开发”的发展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全县先后建立各种农产品种养基地40多处,打造出“龙眉”绿茶、河头石斛、龙陵黄山羊等30多张精品农业名片,带动了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怒江、龙川江、小黑山—蚌渺湖、苏帕河—勐蚌四条生态康体旅游线路,着力发展观光农业,在沿江乡镇重点发展热带水果、反季蔬菜、林间养畜禽等产业,发挥勐蚌天然牧场的优势,大力发展黄山羊养殖。全县种植热带水果3000多亩,扶持养殖大户300多户,生态饲养畜禽3万多头(只),形成了4条“绿色长廊”,分布着100多家农家宾馆、旅店和“农家乐”,在旅游旺季,游客纷至沓来,火了农家,乐了游客。坚持“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循环利用、持续消费”的循环经济理念,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0915口,构建起“猪—沼—蔗”、“猪—沼—果”、“猪—沼—石斛”三种模式,循环农业每年为农民带来9000多万元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uDj保山日报网
  对于实施绿色富民工程带来的变化,龙山镇香柏河村村民杨恩厚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体会:“过去,房前屋后灰尘多,栽上树后,灰尘少了,空气新鲜了。现在是寨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生活环境好了,到香柏河旅游的客人也多了,村里几个‘农家乐’生意很红火,大部分游客都是冲着这里新鲜的空气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来的。”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永远的形象》在平达拍摄
《永远的形象》在平达
龙陵发现上千公顷桫椤
龙陵发现上千公顷桫椤
森林公安龙陵分局破获一特大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
森林公安龙陵分局破获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