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勐乡中岭岗村辖8个村民小组,322户1332人,有劳动力668人。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9名,其中女党员9名、60岁以上老党员24名。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岭岗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创新思维谋发展、真抓实干兴产业”的主题,狠抓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中岭岗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好发展。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近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80元。 Sg9保山日报网 加强班子建设,选好集体经济“大管家”Sg9保山日报网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岭岗村“两委”充分认识到党支部核心作用不强、威信不高,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不明显是束缚中岭岗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着力从树立党员干部形象、增强班子凝聚力、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入手,以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益为目标,全面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针对少数党员干部思想滑坡的实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采取“自己找、别人提、互相摆”的方式,坚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仔细梳理,认真查找支部班子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此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等内容。建立和完善了“党支部十项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以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以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载体,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个人认岗、组织定岗的原则,设立了科技示范、计生监督、生态环保、村规民约、文明新风等8个岗位,使每位党员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同时,按照片区或产业发展的不同,分别设立了烤烟、茶叶、核桃等8个党小组。每个无职党员都划分了责任区,明确做好组织宣传、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无职党员工作热情。同时,建立了“理财小组”、“财务监督小组”,健全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定期实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民主自治的积极性。Sg9保山日报网 发挥资源优势,深挖集体经济“水源井”Sg9保山日报网 “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没灾也不增产”,是过去中岭岗村农业生产状况的真实写照。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支部意识到单纯靠发展传统农业行不通,必须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走特色农业全面发展之路,并一致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烤烟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增收致富难的问题。村党支部不断强化科技意识、商品意识、节令意识、管理意识,以商品化为龙头,抓紧培育壮苗;以提早节令为突破口,抓好烤烟移栽;以桩灌水窖为重点,抓实烟水工程;以密集型为亮点,抓牢烤房建设。为探索规模化、商品化育苗模式,建成了商品化育苗棚105个,涉及烟农152户,辐射烟地630亩。为提早节令移栽,村党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烟农抢抓节令移栽,使烟农增强了节令意识。对于提早节令移栽的好处,烤烟大户刘能生深有感触:“以前,我们抱着小麦不黄坚决不收的老思想,导致移栽推迟,壮苗变弱苗,烟叶长势差、品质劣,收入偏低。现在抢收绿麦子,虽然亏了点,但能提早节令移栽,栽壮苗、长势好、品质高,有了丰厚的烤烟收入,小麦一点点的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2009年,该村发展烤烟860亩,交售2200担,产值达到150万元。大力发展烤烟的同时,村党支部还继续稳定粮食、畜牧、林业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发展茶叶、核桃产业和着力打造白花油茶产业。Sg9保山日报网 加大农业投入,开掘集体经济的“惠民渠”Sg9保山日报网 为了做大做强烤烟产业,使之成为中岭岗村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积向上争取,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方式,加大基础建设和技术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到烤烟桩灌工程,为烟农创造了良好的种烟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烟农杨济高尝到了烟水工程的甜头:“以前,育苗要人挑马驮,栽烟靠雨水。现在,水龙头安到了烟地上,灌溉用水不用愁了。口渴了,还可以喝个够!”。二是建成密集型烤房12座,进一步提高了烘烤技术和水平,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促进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采用新技术,在烤烟烘烤中推出了“烟夹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四是集体出资成立了烤烟、核桃专业合作社,为群众生产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科学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应用。五是由村支部统一购进化肥、良种、农资等生产资料,减少了农资销售中间环节,从而农民每亩可节约成本30元。Sg9保山日报网 破解民生难题,分享集体经济的“甘泉水”Sg9保山日报网 村党支部始终把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领导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造福后辈儿孙。先后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投资90万元,完成了中岭岗二组和白岩山上下组扶贫开发项目;投资90万元,完成通达工程9公里;投资52万元,修建了山花希望小学教学大楼,并配备了教学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投资5.1万元,建成了村卫生室,提高了村级医疗保健水平;投资40多万元,实施了全村的农网改造,架设了通讯光缆,实现了322户通自来水、322户通电、110户通电视、86户通电话。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年给予360元生活补助,对104户困难群众每年给予300-500元的最低生活补助,对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31个独生子女户给予“奖、优、免、补”政策补助。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参合人口1307人,参合率达98%。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去年外出务工305人,劳务收入30万元。Sg9保山日报网 Sg9保山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