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来水断了好几天了,哪个都不愿意去管,今天请大家来,看怎么办?”“每年每家出10元钱,作为一个村民看管自来水的报酬,谁抓到阄谁看管,要换水管另外出资……”5月24日傍晚,在龙陵县碧寨乡新银移民新村村民小组长杨国发的家里,30多名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点评村中事,第二天自来水就通了。如今在龙陵县农村,以“农家论坛”的形式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已经形成风气。x55保山日报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龙陵县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路好走了,房子漂亮了,但同时,部分干部群众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该县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月利用一晚由驻村干部或村(组)干部召集村民代表聚在一起,讲家事、谈村事、议政事、讲道德、学礼仪、辨荣辱。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委,根据村民们提出的现象进行点评,倡导村民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向身边的好典型好榜样学习,知耻明礼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这一形式,拆除了彼此间的“隔心墙”,架起了“连心桥”,许多家庭摆脱了恼人的矛盾,家庭关系、邻里关系融洽了。x55保山日报网 碧寨乡麦子坪村的一个村民以前对父母孝顺不够,乡亲多次对其进行劝阻都没有多大改进。“农家论坛”开办后,由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对其进行入情入理的说服教育,在大家的督促帮教下,他认识到了错误,把另起炉灶的父母接回家中共同生活,好好伺候,父母的 精神比以前好多了。两位老人逢人就夸“论坛小组”的人。x55保山日报网 “农家论坛”还结合实际,根据农民中的一些不文明表现确定主题,对农民进行文明礼仪知识介绍,组织开展“三万三讲”活动,引导群众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乡风文明、弘扬正气、崇尚文明,遏制各种不良现象的滋生蔓延。x55保山日报网 在新农村建设中,勐糯镇海头村建成了水泥、弹石村道,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但不少村民文明意识淡薄,在村庄道路上打庄稼、晒粮食,有的将垃圾扔在路上。针对这一现象,村里的“农家论坛”开展了“做文明村民、从我做起”社会道德评议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群众,提高文明素质。村“两委”因势利导制定了门前三包卫生公约,村里的6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义务清洁队(组),负责村寨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安居乐业。x55保山日报网 该县开展“农家论坛”活动以来,有效地化解了家庭、邻里矛盾,打架斗殴、违法乱纪等现象减少了,出现了乡风文明、村安民乐的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