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 > 隆阳

“新土改”激发新活力

——隆阳区水寨乡农村土地流转见闻
时间:2010-08-24 09:53:09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陈裕民 本报通讯员 陈洪仕
  8月中旬,雨后的水寨坝子空气清新,烟田里,带着雨露的烟叶在朝阳下熠熠闪光,十几个烟农正在忙碌着。Ybr保山日报网
  水寨村有1141人,耕地889亩,全村150多个劳力在外打工,42岁的陶有仁是该村普通的一个农民,“我目前种有50多亩烤烟,这50多亩耕地全是乡村两级干部协调农户转给我的,主要采取租赁的形式,按每亩年租金500元签订合同。这些耕地都集中连片,便于机械作业。现在到了烤烟采收期了,我的烤烟长势不错,从目前烤出来的情况看,质量也比去年好,收入估计会超过13万元”, 陶有仁说。Ybr保山日报网
  老陶去年种了9亩烤烟,收入仅2万多元。今年,乡党委、政府给予他大力支持,不仅积极为他协调土地和贷款,而且还赠送给他一台旋耕机,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老陶兴奋地说:“今年由于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他租种的耕地平均成本比散户经营要低100多元,烤烟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土地利用程度也越高。” Ybr保山日报网
  水寨乡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培养产业大户;另一方面把有其他专业技能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其他行业。今年,水寨乡种烟农户减少了20多户,但烤烟种植面积反而增加了1000多亩,这完全得益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有效落实。全乡今年种植50亩以上的烟农有4户,20亩以上的有20多户,烟农少了,面积增加了,多余的劳动力投入到了畜牧业、林业和第二、三产业上,不仅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Ybr保山日报网
  水寨乡在发展烤烟产业上采取的是大户挂钩模式,不强调发展了多少烟农,而是重视增加了多少面积。积极发展种烟大户,并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乡干部、烤烟技术员挂钩大户,为大户协调土地和资金,并适时进行技术辅导。陶有仁的挂钩领导就是乡党委书记李军鸿,从一开始,李书记就为他协调土地,并为他担保了5万元贷款作为成本,从各方面为他解决困难,乡烟办还送给他一台旋耕机。李书记每星期必到他的烟地里看一转,老陶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明年我要种100亩”。Ybr保山日报网
  水寨乡是山区农业乡,在发展烤烟、核桃、山葵等绿色经济作物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农业发展相对分散,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竞争力弱,市场化程度低,信息导向不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增收。现代农业要求规模效益,而农村的实际却是人多地少。乡党委、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以农村土地流转为依托,以烤烟产业为突破口,发展产业大户,使其获得更多收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户在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之外,还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务收入。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水寨坝子上一条条“井田”式的田埂将消失,一块块规模化的田野将给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给广大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希望。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隆阳:同频共振谋求发展新跨越
隆阳:同频共振谋求发展
隆阳农机“闹”春耕
隆阳农机“闹”春耕
田野春潮涌 战旱人勤动
田野春潮涌 战旱人勤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