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市场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
手机报
旧版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
腾冲
腾冲:打造新农村建设品牌
时间:2010-06-10 09:07:57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杨学武
腾冲县紧紧抓住启动实施省级重点建设村的良好机遇,高位布局筹谋,精心组织实施,彰显县域特色,努力把省级重点建设村精心打造成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创建新农村建设品牌。通过一年的实施,全县省级重点村项目涉及或辐射18个乡镇、95个自然村,惠及农户7815户,30380人,直接带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投资1.29亿元,重点建设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增强,一个个乡村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9hJ保山日报网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腾冲县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村庄整治、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管理等内容纳入规划之中,做到一份规划文本、一个实施方案、一幅村庄布局图、一张村庄建设网、一套民房建设样式,充分彰显乡村特色。
9hJ保山日报网
抓机制 聚集合力
9hJ保山日报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以实现项目资金与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投向的有效对接的“常态化”机制。省级重点建设村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
9hJ保山日报网
为推进重点村建设,腾冲实行部门帮扶制度。挂钩单位从财力、物力和信息上给予帮助和支持,指导抓好挂钩村的新农村建设,通过“责任田”总结经验、推介典型。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科学规划引导支农项目资金流向,项目跟着规划走、服务跟着项目行,凝聚起共建合力。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新机制。“企村结对”为新农村建设增加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反哺“第一车间”实现了“双赢”。腾越镇朝阳村胡家湾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形式,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并以此为依托建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出租土地获得收益,入驻小区发展养殖又增加产业收入。
9hJ保山日报网
这些体制机制增强了新农村建设和整个“三农”工作的联系,是破解新农村建设与“三农”工作问题的可行途径,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9hJ保山日报网
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农民住房、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内容和投资导向,与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衔接,使这一制度平台更为牢固,生命力增强,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的试点示范作用更明显,影响力更大。全县首批19个省级重点建设村共整合项目资金1685.77万元,社会帮扶资金310.7万元。通过资金整合,使重点建设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大,速度快。中和乡大村社区大村自然村,全村335户人家居住于田坝之中,村内主路原宽3米多,全长450米,车辆通行十分不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成了影响全村发展的“肠梗阻”。为了扩路,17户村民主动拆房、推墙、让地,道路“长出”一米半宽。随着总投资达2299.71万元的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落户大村,群众建家园、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乡、村、组、群众自筹及折资1892.46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如今的大村,宽敞平坦、四通八达的火山石块石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农家新居、有多种健身器材的健身场地,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9hJ保山日报网
抓主体 催生内力
9hJ保山日报网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始终是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腾冲从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以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为目的,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地方政府既不当“甩手掌柜”,也不“一手包办”,让“农民主体”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之源。
9hJ保山日报网
为维护和确保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发言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理事权,腾冲普遍推行了“两会四公开”制度。“两会”即村民会和理事会,做到民主决策、集中民智、激发民力。
9hJ保山日报网
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经得到尊重,建设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就尽情释放。他们积极主动,出谋划策。理事会集思广益,因势利导,激励农民投资、投劳,群众热情迸发,齐心共建自己的家园形成热潮。新农村建设成了凝民心、聚民智、利民生的载体,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也由原来的“促我建”转变为“我想建”,新农村建设有了不竭的动力。
9hJ保山日报网
界头乡界头村的旧街自然村,在实施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时,群众以表决形式一致通过要将原来进村狭窄的主干道扩宽至7米,岔道扩宽至4.5米。项目开始实施,有12户农户主动拆掉了有碍规划实施的建筑,扩路占到的土地,群众自愿无偿让出。现在,长891米的进村主道,寨内岔道2900米已铺筑完工。共铺筑火山石块石路面17915平方米,村内的道路实现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村容村貌、家居环境、公共设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促进了该村主要产业烤烟的更好发展,泡核桃、红花油茶等新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自我发展的信心得到增强。
9hJ保山日报网
抓特色 激发活力
9hJ保山日报网
腾冲首批实施的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涉及15个乡镇、18个村委会(社区)、19个自然村,直接受益农户3952户、15528人,总投资10155.5万元。通过一年的实践,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凸显出了新特点。
9hJ保山日报网
2009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323”发展战略,把不断改善群众的居住质量和环境作为 “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来抓,把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与农家新居建设相结合,实施了847户,其中新建122户,改造725户。项目实施村的整体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一座座别具特色的新居成为了腾冲新农村建设的新地标。
9hJ保山日报网
根据项目实施村的特点,腾冲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努力实施现代农业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产业发展来带动全面发展。明光乡红云社区依托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当年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烟水配套、机耕道路、100座卧式密集型烤房和烟农活动室、文化室等工程,组建了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规划发展万亩新烟区基地,社区干部群众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性高涨。腾越镇玉璧村、中和乡平山自然村等重点村,建起了年出栏上万头生猪的较标准的集中养殖小区。
9hJ保山日报网
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使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乡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不断拓展和提升产业品质。马站乡依托火山旅游资源,组织实施旅游小镇建设。一部分新农村建设试点经过精心打造,成为开辟乡村旅游新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顺镇大庄村委会的东山脚,就是依托古镇旅游打造新农村的代表,休闲农庄、农家旅馆、乡村美食等成为与城市发展竞相争艳的又一景。
9hJ保山日报网
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建设热情,群众积极性高涨,投资放大效应明显。有力地推进了县省级重点村建设,一浪浪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潮迭次涌进,一幅幅新农村建设的秀美图景渐次展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冲刺!中国》在腾冲拍
腾冲惊现巨型人形“何
《梦幻腾冲》打造腾冲
腾冲旅游现“井喷”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腾冲:订单蔬菜探新路
腾冲有条件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
腾冲办专家讲座促蔬菜产业
施甸:水长3600余农民受惠新农村建设项目
腾冲启动“三农”信息无缝覆盖系统项目
《冲刺!中国》在腾冲拍摄
腾冲警方强化追赃促和谐
腾冲县公安局抓获一名省外网上逃犯
腾冲惊现巨型人形“何首乌”
腾冲:明德小学扣牢学生“交通安全带”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