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市场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刊
手机报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保山
>
经济民生
施甸姚关镇调优产业促发展
时间:2010-10-28 11:12:50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杨丽娟
本报讯 施甸县姚关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走基地经济与农田种植经济相结合之路,实施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实现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多。
Jjk保山日报网
姚关镇为促进一村一品,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农业水平,努力提高农民素质。近年来,姚关镇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10000余份,农技人员入户指导2000余人次。今年,姚关镇粮粮、蔗粮、茶桑粮、果蔬粮间套种23100亩,推广水稻良种10500亩,杂交包谷良种21300亩,水稻旱育稀植4020亩,包谷地膜覆盖3000亩,实施水稻高产创建8000亩,包谷高产创建1100亩,农作物改制3000亩。
Jjk保山日报网
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2009年全镇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2个,成立食用菌协会2个,种植食用菌350万棒,实现产值1127万元。姚关镇分别在摆马村、富阳村、河尾村、雷打树村成立蔬菜种植试验基地,种植700亩蔬菜。今年,富阳村带领部分村民到龙陵考察,并引进了姬松茸种植,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来自福建的技术员亲临基地指导种植技术、制订保护价收购,种植农户不仅交售方便而且价格受到保护,种植积极性大增。其中吴家庄农户参与种植的有23户,建养大棚25个,面积达6660平方米。
Jjk保山日报网
姚关镇以“一村一品”为依托,培育了以雷打树村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区,以富阳村、大乌邑村为中心的食用菌种植区,以瓦窑为中心的核桃种植区,以杨美村为中心的小米辣种植区。镇党委、政府在小额贷款、种植技术、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协调支持。如今,姚关镇各村依靠产业结构调整致富的农户逐年增多,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精彩热图
并蒂莲盛开在产业化经
施甸:循环经济链中挣大
潞江养蜂合作社:特色养
六曼路通过路基转序验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施甸认真清查强农惠农资金
并蒂莲盛开在产业化经营的沃土里
蒋家寨水库防渗漏处理与污染治理两不误
施甸:循环经济链中挣大钱
施甸检察院干警实地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
解读八千年 旧石器时代的“姚关人”
施甸七O七交警中队四措施促执法规范化
施甸:“山乡知识宝库”受好评
施甸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工程
施甸野鸭湖荷景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