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山 > 经济民生
面积扩大 单产提高 总产增加

保山市油菜产业快速发展

时间:2010-11-22 10:10:11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冯洪泽
  本报讯 “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油菜良种补贴”的重大机遇,积极实施油菜东扩工程,全市油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总产大幅度增加,油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j3q保山日报网
  “十一五”期间,全市油菜产业一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08年至2010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先后突破30万亩、40万亩、50万亩大关,特别是2010年达53.2万亩,比2005年增加25.7万亩。二是油菜籽总产不断增加。尽管2010年全市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市油菜籽总产仍达到5.1万吨,比2005年增加2.4万吨。三是油菜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到目前为至,全市开展油菜籽加工销售的家庭作坊和私人榨油厂200余家,年加工油菜籽2万吨以上,带动了油菜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腾冲县和顺双虹植物油厂生产的“腾虹高级烹调油”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结束了我市只能对油菜籽进行粗加工的历史。四是油菜产业促农增收的力度不断增加。2010年,全市油菜籽产值将达到2.1亿元,比2005年的7824万元增加1317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五是人均油料产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位,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用植物油需求。j3q保山日报网
  与此同时,全市的油菜产业发展还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布局进一步优化。针对全市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县的情况,我市积极实施油菜东扩工程,引导怒江以东的隆阳、施甸、昌宁三县(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优化了油菜生产布局。二是优质油菜推广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市以“花油系列”为代表的优质油菜推广力度加大,到2010年优质油菜扩大到51.44万亩,占总面积的96.7%,比“十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年来杂交油菜推广速度较快,到2010年占总面积的46%以上。三是油菜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召开了2000多场次的油菜科技讲座和培训,共培训农民20万多人次,提高了农民的油菜生产科技水平,为油菜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四是油菜样板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市、县、乡层层举办油菜样板,带动全市油菜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2008年开始,我市积极开展油菜高产创建工作,尤其是2010年全市开展的4.64万亩高产创建,平均亩产178.2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9.1公斤,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产,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了全市油菜产业发展。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唱“主角”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助
联众合作社:农民增收致富的“自助餐”
联众合作社:农民增收致
并蒂莲盛开在产业化经营的沃土里
并蒂莲盛开在产业化经
施甸:循环经济链中挣大钱
施甸:循环经济链中挣大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