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Plus“退场”真相:销量调整背后的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
2025-10-21 09:43:34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比亚迪一封内部邮件,称比亚迪宋PLUS这款曾经的神车已经进入了库存清理、物料清算的阶段。邮件标题明确提到了“宋PLUS国内后续安排”,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少人猜测这款比亚迪史上销量最大的SUV车型之一是否即将黯然离场。
作为比亚迪的明星车型,宋Plus自上市以来便凭借出色的性能和性价比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此次被传“退场”,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其实,宋Plus并没有真的停产,而是换了新标——海狮06。从外观上看,丹凤眼的宋Plus与四条眉毛“陆小凤”般的海狮06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但后者作为海洋网络的新成员,承载着比亚迪新的市场战略。
大众高尔夫已经走过了51年的历史,对于爆款车型来说,换名无疑是大忌。那么,宋Plus为何非要改名呢?这要从比亚迪的销售网络调整说起。
2021年,比亚迪将旗下车型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王朝网络,包括秦、汉、唐、宋等传统车型;另一部分是海洋网络,涵盖海豹、海狮、海鸥等新兴车型。拆分后,比亚迪的经销商也随之分开,海洋网的经销商只能卖海洋系列,王朝网的经销商只能卖王朝系列。
然而,海洋网刚刚成立时,面临着车型不够多、知名度不够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比亚迪决定将宋Plus这款SUV销冠放到海洋网,作为一款海洋车型来推广。因此,改名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海洋车型的成熟,比亚迪觉得机会到了,便趁着宋Plus升级换代的时候直接改名为海狮06。
换言之,不是宋Plus停产了,而是旧款停产了,新款改名了。为了吸引消费者,比亚迪给出了非常大的诚意。海狮06共享了七座唐的底盘,拥有大五座的SUV舒适空间,起售价才13.98万元。
销量下滑与战略调整半年报显示,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然而,数据也透露出比亚迪高增长接近尾声的信号。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比亚迪的发展方向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尽管比亚迪的毛利率几乎是同行最高,但在这个“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比亚迪却没有再搞往年的大降价活动。原来,比亚迪因高速公路碰撞事故、无序价格战、利润异常等问题被多次约谈。这些约谈无疑对比亚迪的市场策略产生了影响。
数据来源:iFind
海外业务大涨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比亚迪选择了出海作为新的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出口量稳居第二名(47.2万辆),仅次于奇瑞(57.8万辆)。公司上半年海外收入达1354亿元,同比增长130%,占总营收的36.5%,较2024年的28.55%大幅提升。
全球有三大汽车市场:中国、欧洲和美国。然而,美国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封闭市场,连大众这种品牌都很难打进去。大众在美国市场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时候,还因为所谓的尾气排放事件被重罚。本田、丰田等进口品牌也都曾遇到过类似的困境。
欧洲市场相对开放,但门槛也比较高。为了应对新能源车的竞争,欧盟出台了《新电池法》来有针对性的限制中国车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只有一条路可走:去欧洲建厂。
比亚迪选择了和中国比较友好的匈牙利建设工厂。匈牙利工厂2025年下半年投产后,比亚迪将实现“欧洲制造、欧洲销售”,符合《新电池法》要求,能大幅降低关税成本。除了欧洲市场外,比亚迪还在新兴市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巴西。
比亚迪的第1400万辆车在巴西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卢拉称,感谢比亚迪让巴西人重新找回了尊严。这句话背后,是巴西汽车工业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复兴。
手机业务表现强劲你以为比亚迪只是造汽车的?其实,它还是世界第二大动力电池厂商,包括小米在内的很多车企都采购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而且,比亚迪还造手机!它为华为、小米等品牌代工手机,为苹果代工平板电脑。
富士康在A股上市的部分叫工业富联。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富联的营收超过6000亿元。排名第二的代工厂是立讯精密,2024年营收达到了2600亿元。而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在2024年高达1600亿元,2025年上半年也达到了688亿元。比亚迪已经在汽车业务的“掩护”下,成长为规模可观的手机代工巨头之一!
作为比亚迪的明星车型,宋Plus自上市以来便凭借出色的性能和性价比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此次被传“退场”,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其实,宋Plus并没有真的停产,而是换了新标——海狮06。从外观上看,丹凤眼的宋Plus与四条眉毛“陆小凤”般的海狮06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但后者作为海洋网络的新成员,承载着比亚迪新的市场战略。
大众高尔夫已经走过了51年的历史,对于爆款车型来说,换名无疑是大忌。那么,宋Plus为何非要改名呢?这要从比亚迪的销售网络调整说起。
2021年,比亚迪将旗下车型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王朝网络,包括秦、汉、唐、宋等传统车型;另一部分是海洋网络,涵盖海豹、海狮、海鸥等新兴车型。拆分后,比亚迪的经销商也随之分开,海洋网的经销商只能卖海洋系列,王朝网的经销商只能卖王朝系列。
然而,海洋网刚刚成立时,面临着车型不够多、知名度不够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比亚迪决定将宋Plus这款SUV销冠放到海洋网,作为一款海洋车型来推广。因此,改名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海洋车型的成熟,比亚迪觉得机会到了,便趁着宋Plus升级换代的时候直接改名为海狮06。
换言之,不是宋Plus停产了,而是旧款停产了,新款改名了。为了吸引消费者,比亚迪给出了非常大的诚意。海狮06共享了七座唐的底盘,拥有大五座的SUV舒适空间,起售价才13.98万元。
销量下滑与战略调整半年报显示,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然而,数据也透露出比亚迪高增长接近尾声的信号。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比亚迪的发展方向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尽管比亚迪的毛利率几乎是同行最高,但在这个“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比亚迪却没有再搞往年的大降价活动。原来,比亚迪因高速公路碰撞事故、无序价格战、利润异常等问题被多次约谈。这些约谈无疑对比亚迪的市场策略产生了影响。
数据来源:iFind
海外业务大涨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比亚迪选择了出海作为新的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出口量稳居第二名(47.2万辆),仅次于奇瑞(57.8万辆)。公司上半年海外收入达1354亿元,同比增长130%,占总营收的36.5%,较2024年的28.55%大幅提升。
全球有三大汽车市场:中国、欧洲和美国。然而,美国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封闭市场,连大众这种品牌都很难打进去。大众在美国市场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时候,还因为所谓的尾气排放事件被重罚。本田、丰田等进口品牌也都曾遇到过类似的困境。
欧洲市场相对开放,但门槛也比较高。为了应对新能源车的竞争,欧盟出台了《新电池法》来有针对性的限制中国车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只有一条路可走:去欧洲建厂。
比亚迪选择了和中国比较友好的匈牙利建设工厂。匈牙利工厂2025年下半年投产后,比亚迪将实现“欧洲制造、欧洲销售”,符合《新电池法》要求,能大幅降低关税成本。除了欧洲市场外,比亚迪还在新兴市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巴西。
比亚迪的第1400万辆车在巴西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卢拉称,感谢比亚迪让巴西人重新找回了尊严。这句话背后,是巴西汽车工业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复兴。
手机业务表现强劲你以为比亚迪只是造汽车的?其实,它还是世界第二大动力电池厂商,包括小米在内的很多车企都采购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而且,比亚迪还造手机!它为华为、小米等品牌代工手机,为苹果代工平板电脑。
富士康在A股上市的部分叫工业富联。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富联的营收超过6000亿元。排名第二的代工厂是立讯精密,2024年营收达到了2600亿元。而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在2024年高达1600亿元,2025年上半年也达到了688亿元。比亚迪已经在汽车业务的“掩护”下,成长为规模可观的手机代工巨头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