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自查经济瓶颈:构建贸易反制体系应对产业短板

发布时间: 2025-10-24 08:42:5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在全球贸易格局因美国政策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欧盟正加速推进经济安全战略,通过建立贸易瓶颈数据库、完善反制工具体系,试图破解关键产业领域的对外依赖困境。这一系列动作折射出欧盟对地缘政治冲击与产业竞争压力的深层焦虑。

  贸易瓶颈数据库: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反制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欧盟计划构建覆盖供应链、关键技术、原材料等环节的贸易瓶颈数据库,并与已储备的贸易武器库工具形成联动机制。欧盟贸易总司长魏安德在欧洲议会明确表示,需将经济安全战略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布局,通过强化优势领域形成战略筹码。

  当前欧盟梳理的潜在风险点包括:德国汽车业对安世半导体荷兰产特殊芯片的依赖(中国完成最终集成)、法国游戏公司使用美国软件开发产品、奥地利50%液化天然气进口依赖美国等案例。这些案例暴露出欧盟在关键原材料、数字技术、能源领域的脆弱性。

  10月13日,德国大众汽车工厂的工人在组装电动汽车。(视觉中国)

  双重依赖困境:中美战略竞争下的生存挑战

  欧盟经济安全焦虑呈现明显的中美双轨特征。在数字领域,欧盟云服务、操作系统、AI模型等核心技术90%以上依赖美国企业,政府机构数据存储于谷歌、亚马逊等平台,缺乏自主控制权。德国《每日镜报》直言,欧盟在国防、数字、能源三大领域对美依赖已达危险水平。

  而在关键原材料领域,中国的影响力同样显著。德国汽车业因安世半导体出口限制面临生产线中断风险,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已启动缩短工时预案。数据显示,欧盟98%的稀土依赖进口,这种结构性短板在俄乌冲突与新冠疫情叠加下愈发凸显。

  8月26日,法国一家游戏公司的员工使用美国软件开发新产品。(视觉中国)

  反胁迫工具:核选项还是纸老虎?

  作为经济安全战略的核心,欧盟《反胁迫工具法案》已于2023年10月通过。该工具涵盖关税、配额、出口管制等12项报复措施,委员会副总干事玛丽亚·马丁-普拉特强调需以平常心看待其应用。但德国智库学者斯特茨指出,政策的可信度才是决定威慑力的关键。

  今年早些时候,欧盟内部曾就是否对美启动反制工具展开激烈辩论。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施压数字立法、提及格陵兰岛主权等行为,促使法德支持实施反制,但最终因成员国利益分化搁置。这种政策空转现象,暴露出欧盟27国在战略自主推进中的协调难题。

  战略自主的双重路径:补链强链与市场多元化

  面对系统性风险,欧盟正采取双轨策略。在产业端,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电池、云计算、AI等领域纳入经济安全战略,计划为公共采购设立“欧洲制造”标准。10月21日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会议的召开,显示欧盟在关键原材料领域寻求国际合作。

  在市场端,德国总理默茨明确表示将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但法国《商报》指出,法德在数字主权路径上存在分歧:法国主张扶持本土企业,德国则强调保持开放。这种内部差异若无法协调,可能削弱欧盟整体战略效力。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分析认为,欧盟经济安全战略的本质是地缘政治冲击与产业竞争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当亚马逊云服务器故障影响数百万欧洲人时,技术主权缺失的代价已清晰可见。如何平衡安全诉求与开放原则,将成为欧盟战略自主能否落地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