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半年销售费超15亿:AI转型与盈利压力并存
发布时间:
2025-10-24 12:42:5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自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培行业头部企业高途(GOTU.NYSE)便开启了转型探索,其中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其重点布局方向。2025年10月22日,高途宣布与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个性化教育大语言模型智能体”,旨在通过用户画像分析、个性化教案生成及自适应学习反馈三大技术路径,提升高中一对一教学场景中主讲老师的教学效率。
事实上,高途在AI领域的布局已持续两年。2023年生成式AI爆发期间,创始人陈向东多次公开强调AI技术对教育业务的战略价值,并在公司九周年内部讲话中将“ChatGPT+教育业务”列为三大核心发展方向之一。2024年,高途先后推出AI塔罗心理疗愈产品“预见塔塔”、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应用“高途AI英语”等,但与新东方2018年推出的“AI班主任”、好未来2015年布局的“AI老师英语1对1”等产品相比,其市场声量仍显不足。
当前AI教育产品普遍被视为教学辅助工具,与真人讲师的教学效果存在差距,且在线教培市场的AI辅导领域竞争日趋激烈。2025年,高途进一步提出“All with AI, Always AI”战略,将原有双师模式升级为“名师主讲+辅导老师+AI伴学”的三师模式。今年2月,高途联合明星吴彦祖推出售价398元的线上英语课程“吴彦祖带你学口语”,该课程上线48小时销售额突破200万元,5天内达500万元。然而,因吴彦祖实际出镜时间有限、“AI阿祖”互动体验机械等问题,课程上线半月后即引发“割韭菜”质疑。
自2021年以来,高途持续探索转型路径,涉足直播电商、素质教育、电竞、研学等多个领域,但与新东方、好未来等同行相比,尚未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10月22日美股收盘,高途股价下跌1.86%至3.17美元/股,总市值缩水至7.72亿美元。
图源:图虫创意
转型历程:从O2O到AI教育的十年探索高途的前身为2014年成立的“跟谁学”,由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立,初期采用O2O模式连接教师与学生。2017年,公司转型聚焦在线直播双师大班课,通过主讲老师规模化授课实现成本摊薄。2018-2020年,高途营收连续三年高速增长,2020年达71.25亿元,2019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2021年1月股价创下149.05美元的历史峰值,市值一度超过370亿美元。
然而,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后,高度依赖K12业务的高途被迫转型。当年4月,公司统一品牌为“高途集团”,7月停止K9学科培训服务,2021年营收同比下滑7.90%,2022年进一步下滑61.93%。此后,高途尝试成人教育、素质教育、直播带货等多领域转型,2022年底上线“高途佳品”直播间,但2023年该项目亏损达916.5万元,同年集团整体亏损730万元。2024年9月,“高途佳品”曾宣布停播,截至10月23日,其抖音直播间粉丝数为217.2万。
在教育领域,高途持续拓展业务边界。2023年9月发布雅思学习产品《雅思标准教程》,2024年5月推出四大创新素质类产品,加码儿童及青少年素质教育赛道。
营销投入与盈利困境:销售费用占比超53%在从K12转向成人教育的过程中,高途面临获客成本高、回本周期长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超过1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53%,尽管较2024年65%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2021-2023年,高途销售费用分别为51.29亿元、11.8亿元、15.01亿元,其中2021年销售费用激增导致净亏损超31亿元。
2024年,高途重回重营销模式,全年销售费用达29.64亿元,同比增长超97%,仅前三季度就超过22.28亿元。尽管当年收入增长超53%,但净亏损扩大至10.49亿元,已连续6个季度亏损。高途CFO沈楠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亏损主要源于线下和留学服务投入增加,以及高速增长期的资源配置压力。
2025年一季度,高途短暂实现扭亏为盈,但二季度再次亏损2.16亿元。截至10月23日,公司未就未来销售费用投入规划作出回应。
新里程董事长突遭留置立案!曾参与晋煤集团总医院改组
科兴生物巨额分红背后:股息率达850%!停牌超6年
转载|商务合作
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
看官觉得不错的话,点赞点在看给小编加一杯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