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金”!云南铜壁关乡1.3万亩草果喜丰收

发布时间: 2025-11-16 19:19:56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连日来,盈江县铜壁关乡农副产品收购站内果香四溢,农户们背着一筐筐鲜红的草果,有序排队、称重,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草果长得密,光闻香味就知道收成好!”一位农户笑着说道。目前,铜壁关乡1.3万余亩草果正值集中采收期,这颗承载着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林下金果”,正为当地林农托起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生态打底:91.91%森林覆盖率孕育“黄金产业”

  该乡地处滇西边境,日照充足、雨量丰沛,高达91.91%的森林覆盖率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草果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过去守着绿水青山,却总愁如何增收。”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面对“护生态”与“促发展”的考题,乡里确立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思路,在严格保留原生植被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广林下草果套种模式。

  该乡还严格划定种植红线,严守生态底线。同时,广泛推广生态种植技术,指导农户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避免破坏林地生态。如今,全乡草果均分布于林下,真正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科技赋能:良种+技术破解产业“成长烦恼”

  “以前种草果,产量不稳定,病虫害多,心里没底。现在有了‘科技帮手’,产量上去了,管理也省心了!”种植户排勒弄的200亩草果地,今年因引进优质良种,亩产提升了近30%,让他实实在在尝到了科技赋能的甜头。这一转变,得益于铜壁关乡搭建的“技术引进+实践研学”双轨支撑体系。

  今年以来,该乡联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针对草果种植关键环节,开展了3场种植技术培训,内容涵盖良种选育、科学施肥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种植户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指导。乡里还组织20余名乡人大代表、种植户代表前往勐弄乡实地考察,学习标准化种植与采收加工经验。“看到勐弄乡的草果分拣流水线,我们也计划明年建个小型加工点,提升草果附加值。”排勒弄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规模见效:近半数村民参与,年产值冲刺600万元

  走进铜壁关乡草果种植基地,茂密的树林下,一串串饱满鲜红的草果挂满植株根部,农户们手持镰刀穿梭林间,熟练地将成熟果实采收、装筐,动作麻利又娴熟。“我家种了200多亩,今年行情好,预计能收入10万元左右!”一位正在采收的村民一边忙活,一边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据统计,目前全乡近半数村民参与草果种植。2024年,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产值达500万元;预计2025年,随着技术升级与种植面积扩大,草果产值有望突破6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黄金果”。

  “下一步,我们将延伸产业链,探索推进草果深加工,开发新产品,让‘林下金果’释放更大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走得更稳更远。”铜壁关乡乡长表示,将以草果产业为抓手,持续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行稳致远。(通讯员 辛国杰 周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