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育之花绽放边疆校园——保山市开展边境县体育美育浸润行动综述

发布时间: 2025-11-16 19:27:28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自2023年全省启动边境县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以来,保山市教育体育局以高度的政治担当与使命自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让体育美育的阳光照亮边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高位联动 织密浸润行动“保障网”

  市教育体育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推进相关工作,精准筛选出师资缺口突出的边境学校作为帮扶对象。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调研,为每所学校量身定制“一校一策”帮扶方案,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筑牢长效机制。2023年11月,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保山学院、滇西应用大学珠宝学院及腾冲市、龙陵县教育体育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专项工作小组,形成高校、行政、基层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截至今年7月,32名带队教师与401名支教学生已覆盖2个边境县18个乡镇的41所中小学,惠及29184名学生,有效破解了基层学校“师资荒”的难题。

  资源融合 激活边疆教育“新动能”

  我市依托高校资源,为边境教师搭建起成长快车道:36期专题培训覆盖1184人次,5个名师工作室带动116名骨干教师成长,“结对子”跟岗、教学研讨等活动让“输血”与“造血”同步发力。课堂上,民族文化与学科教学碰撞出别样的火花——龙陵象脚鼓舞、腾冲傈僳族打跳等非遗项目走进课堂,红色音乐品读、“红色文化”主题书画摄影联展等活动让“美育+思政”润物无声。驻点学校则以“一站式”保障让支教师生安心从教,从食宿安排到教学任务分配,从教研参与到党组织生活,让支教力量在全方位融入中充分释放。

  特色育人 绘就成长成才“新画卷”

  如今,边疆校园里体育美育正焕发蓬勃生机。非遗课程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线上资源共享打破地域壁垒,形成了“特色课程+赛事实践”的体育浸润模式和“多元课程+非遗融合”的美育浸润模式。龙陵县学校社团覆盖率超90%,2000余名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篮球、轮滑、葫芦丝等社团成为学生最爱;腾冲市能用竖笛流畅吹奏《欢乐颂》的学生达85%,美术水彩作品合格率从60%跃升至92%。从龙陵县八〇八完全小学的《映山红》葫芦丝演奏,到腾冲市朗蒲明德小学杨思微成长为省级二级运动员,孩子们在体育美育中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自信阳光的心态与浓厚的家国情怀。特色育人不仅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的基础目标,更以“影响一个家庭”的连锁反应,释放出超出校园边界的深远影响。

  今年,在全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中,龙陵县获小学生艺术表演类一等奖,腾冲市获小学生艺术表演类三等奖。保山市荣获优秀组织奖(州、市),腾冲市和龙陵县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县、市、区)。此外,保山市还作为全省14个州(市)代表,在全省2025年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扩大浸润行动成果覆盖面,惠及更多边疆学子。保山市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名师工作室辐射更广;加大资源投入,让支教师生暖心从教;深挖民族文化,培育更多特色项目;讲好保山故事,让浸润行动的每一份成果都落地生根,为更多边疆学子的成长之路注入动力,为推动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