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突破汽车边界,迈向物理AI新生态
发布时间:
2025-11-21 07:08:03
来源: 保山日报网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田羽
2014年,何小鹏在广东组建小鹏汽车初创团队时曾立下豪言:用十年时间ALL IN新能源汽车赛道。11年后的今天,当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在科技日上以逼真动作引发全网热议时,人们突然意识到:这家车企的野心早已突破汽车行业的边界,正在构建一个横跨智能汽车、机器人、低空出行的物理AI生态体系。
|财报数据揭示战略转折点随着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小鹏的商业版图首次完整呈现。在交付量同比增长149.3%至11.6万辆、营收突破203.8亿元的亮眼数据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其20.1%的毛利率已超越特斯拉,距离季度盈亏平衡仅一步之遥。当现金流储备达到483.3亿元历史峰值时,这家曾被质疑烧钱过度的企业,正用财务数据证明其已穿越重资产扩张期。
对比特斯拉同期49.7万辆交付量,小鹏的规模差距依然明显,但其在效率端的突破更具战略价值。销售网络覆盖52个国家、充电桩接入超250万根、慕尼黑研发中心启用等基建布局,标志着小鹏从资本投入期转向能力兑现期。这种转型在新能源车企中极为罕见,正如1813年探险家穿越澳大利亚蓝山后,广袤内陆随之敞开——小鹏正站在商业版图扩张的关键节点。 |技术输出重构商业模式财报中23.3亿元的“服务及其他收入”揭示了小鹏的增长密码。这项同比增长78.1%的业务,主要来自向大众汽车提供技术研发服务。自2023年牵手以来,双方合作已深入平台架构、电子电气系统甚至芯片领域,大众直接采用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技术首次被全球顶级车企系统性采用。
支撑这种技术输出的,是小鹏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4年64.57亿元研发费用已超去年全年,今年三季度更以24.29亿元创下单季新高。这种“冗余式投入”在P7车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三颗图灵芯片带来2250 TOPS算力,远超当前智驾需求,实则为下一代VLA智驾系统埋下伏笔。当特斯拉还在巩固领先优势时,小鹏已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并肩的跨越。
|物理AI生态初现雏形11月5日的科技日上,人形机器人IRON的登场堪称里程碑事件。这款配备全固态电池、82个自由度的机器人,因行走姿态过于逼真引发“是否藏人”的质疑。何小鹏当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的行为,被业界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DeepSeek时刻”,连马斯克也预言中企将主导该市场。
在机器人背后,小鹏的生态布局已延伸至多个维度:Robotaxi车端3000 TOPS算力实现跨国路况适应,低空出行领域“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计划2026年量产。这些看似分散的业务,实则共享底层AI能力——汽车验证自动驾驶技术,飞行器拓展三维空间运力,机器人完成物理世界交互,共同构成“AI+现实世界”的生态系统。
|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这种战略转型已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摩根士丹利11月11日大幅上调目标价,明确指出小鹏正从“车企”转型为“物理AI生态企业”。中金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认可其在芯片、具身智能硬件等领域的突破。当增长逻辑从“卖车数量”转向“底层能力掌控”,小鹏已悄然驶入万亿级的新战场。
从广东初创团队到全球科技企业,小鹏用十年完成第一次蜕变。当人形机器人迈出第一步、飞行汽车冲向云霄、Robotaxi驶向国际市场时,这家企业的野心早已超越汽车行业的物理边界。在AI重构世界的浪潮中,小鹏正以物理世界为画布,绘制属于自己的科技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