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 > 昌宁

牵手牵心 共克时艰 ——隆阳区组织抗旱减灾见闻

时间:2010-02-22 10:00:16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何 鹭
  一个个干涸的水塘,一块块枯死的农作物,一张张渴望的面容,一滴滴珍贵的水——在隆阳区,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乡村农民都已行动起来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群众有水喝,努力着。Yaq保山日报网
  2月19日上午10时,冬日的寒气还未消散,在海拔2400米的隆阳区金鸡乡宝鼎寺的山腰上,七八个村民正满头大汗挑着一担担水从大山深处走来,他们之中有老人、青年、少妇,都是金鸡乡黄毛村萝卜组的村民。4个半月以来,全村老老少少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到距离村庄5公里外的小水沟去挑水,往返得3个小时。Yaq保山日报网
  记者在村口见到一个水塘,据介绍,这个水塘平时水深有2米左右,主要是供应牲畜饮水,但现在都干了。该村附近几乎所有水塘都是这样。黄毛村66户321人,有205头牲畜,现在都为旱情所困。 “前几天虽下了点小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水太珍贵了,我们把它循环利用,洗菜的水用来洗脚,洗脸水用来喂牲畜,一点都浪费不起。”村民杨金成说。在组长杨绍昌家中,杨大嫂正准备煮饭,她小心翼翼地拿着从水泵倒出的一瓢水放入待煮的米中。Yaq保山日报网
  这样的情景,在隆阳区大多数乡村都能看到。潞江镇筲箕村村民幸天龙难过地告诉记者:“我家种的10亩咖啡,枯死了4亩。”眼下,许多村组的村民都在排长队等挑水,部分村组的群众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取饮用水。Yaq保山日报网
  不久前,记者跟随隆阳区消防大队为西邑乡乌马村的村民送去生活用水。看到村民们自觉的排好队,一个挨一个的接水,大家对消防官兵充满了感激之情。村民们帮着消防官兵把灌水带向早已干涸的水池里注水,当清泉般的水从消防车内不停地注入水池时,村民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Yaq保山日报网
  20日下午,记者在杨柳乡法水村见到区农业局的几位干部正在村民李金才的甘蔗地里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员说:“这块地的甘蔗大部分绝收,砍后空出的地要种烤烟,弥补甘蔗损失。”当天,区农业局为该村送去了174个水泵、1.5万元解决人畜饮水及大春生产用水。Yaq保山日报网
  目前,隆阳区实行了81个区直及驻隆单位定点挂钩81个受旱村。连日来,挂钩单位纷纷深入各挂钩点,深入农户及田间地头,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区水务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瓦房乡旱灾严重的4个村,千方百计挖掘水源,并安排项目资金;区粮食局深入瓦马黑岩洼,投入抗旱资金1.8万元,支砌引水池两座,架设引水管道1800米,初步解决了两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区新农办到杨柳乡鱼和村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情决定投资3万元修复水长大沟等等,全区抗旱救灾正在行动中。Yaq保山日报网
  全区各级各部门也紧急行动,采取机械设备抽水、人力畜力运水、水窖放存供水、临时挖渠引水、人工作业降雨等多种办法抗旱。在东山丙麻、坝区汉庄、西山杨柳建立3个抗旱示范基地。截至2月20日,全区累计投入抗旱人数16.66万人次,抗旱救灾资金2097万元,共启用农村小水窖27974口,启动机动抗旱设备2660台套,发放运水塑料泵9796只,抗旱浇灌面积30.94万亩,缓解了10.15万人和8.0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昌宁西山林场联合经营为林农带来希望
昌宁西山林场联合经营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