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 > 昌宁
5000亩样板显成效

马铃薯成为昌宁农民增收新亮点

时间:2010-05-18 09:13:28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吴再忠
  本报讯 “今年,县农科所把我们这里列为了样板,每亩给我们补助了50公斤复合肥,从种到收一直来给我们做指导,我们的收入提高了不少。”正在田里收马铃薯的昌宁县田园镇上三甲村小组村民韩卫军高兴地说。2mj保山日报网
  今年,韩卫军家共种植马铃薯1.2亩,产量达到3500公斤,当天昆明老板来收购的价格是2元/公斤,在田边卖完这些马铃薯就可收入7000元,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多元。韩卫军介绍,三甲人种马铃薯已经很多年了,但过去一直产量不很高,他们家去年也种了和今年一样多的面积,但产量却只有2500公斤,而且马铃薯大小不一,价格不高,去年的毛收入只有2500多元,除去成本后,收入仅1000元左右。正在田里察看群众收马铃薯情况的昌宁县农业局农科所所长赵炳华说:“今年农民增收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确实比去年好,另一方面是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推广四周环沟技术后,马铃薯的大小均匀,卖相很好。”赵炳华介绍,今年核心样板区的平均单产3吨,最高的达3.7吨,平均每亩增产达600公斤,每亩平均纯收入达4000余元,非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也达到2.6吨,每亩平均纯收入也达3000元左右。2mj保山日报网
  马铃薯是昌宁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作物之一,在去冬今春的冬季农业开发中,昌宁县农业局农科所充分发挥科技推广主力军作用,在田园镇右文村、九甲村创办了5000亩高产示范样板,其中500亩核心样板涉及16个村民小组320户农户。为抓好样板建设,农科所制定了详细的科技推广方案,在种植关键时期,组织了强有力的科技推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同时,明确了两名 科技人员,专门负责样板区的日常指导和服务。对核心样板区农户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办法,每亩无偿补助复合肥50公斤,同时指导非核心样板区的农户施复合肥或者按土壤肥力合理施足氮、磷、钾肥,每亩施用硫酸锌、硼砂各1公斤,并要求所有农户每亩施足农家肥2.5—3吨。在技术措施方面,重点推广了四面环沟技术,保证种植田块旱能灌、涝能排;在良种方面,全面推广中甸红眼品种,保证了品种的规范统一。针对往年马铃薯出苗期易受霜冻影响的实际,农科所科学测算,指导农户推迟了一个节令播种,有效地避开了霜冻影响。正在自家田里挖马铃薯的马场村民小组村民杨正明说:“去年我家田里受霜冻十分严重,而且因为没有在四周开沟,没能及时排水灌水,种下去的马铃薯基本上没有收成。今年我们按照农科所的要求来做,长得很好,4分田里可以收得1吨多些,按照现在的价格,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旁边田里的同组村民王世茂接过话头说:“过去我们不太重视技术,吃了不少亏,现在看来有科技人员来帮助,真是好。”王世茂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家共种植马铃薯0.7亩,总产量1.5吨,可实现收入3000多元,除去种子210元、化肥100元、农家肥620元,还有收入2070元。王世茂高兴地说:“这比种水稻还要划得来。”据昌宁县农业局种植业科介绍,近年来,昌宁县把马铃薯作为冬季农业开发的一个重点,不断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今年全县共种植马铃薯3.62万亩,预计产量2.5万吨,按照目前1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比去年增加15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元。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昌宁西山林场联合经营为林农带来希望
昌宁西山林场联合经营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