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消费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刊
手机报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
昌宁
六年新增耕地七百七十公顷
昌宁土地整理项目让农民得实惠
时间:2010-11-19 09:23:43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
本报讯 自2004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以来,昌宁县已投资完成项目12个,建设规模5260.86公顷,投入资金11116.46万元,实现新增耕地770.32公顷,项目区共涉及7个乡镇,约20余万农民受益。
c4k保山日报网
“我家的这些田在三八大沟的最尾段,往年放水四五天才能放到,今年遇着这么大的旱灾却还能按时得栽秧,要不是这个项目,这些田就别想有什么收成。”柯街镇沙坝村70多岁的刘大爷正在自家田边,边照顾牛,边看着子女在田里种植香料烟。看着忙碌的孩子们,老大爷感慨万千。他说:“现在,水好放也好排,今年虽然秋雨多,但香料烟移栽却比往年早,全占了这些沟渠了。”刘大爷所说的三八大沟是昌宁县柯街镇、卡斯镇土地整理项目区内主要的三条灌溉渠道之一,这三条渠道流向由南到北,水位高程能灌溉项目区内的所有耕地。但由于原渠均只是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渠,加之田间土渠、土沟密布,多是排灌两用,旱季渠道渗漏严重,雨季低地易成涝灾。2009年,该区域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今年5月顺利竣工,完成了对1860余公顷的土地整理,实现新增耕地59.13公顷,共有2个镇14个村的66104人受益。项目的土地平整工程实现了坡地向梯田的转化,有效防止了洪、涝、旱、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发生,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灌溉能力和抗洪能力,改善了水肥条件,保障了项目区灌溉合理、排水通畅,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三保”能力;田间道路工程建设使项目区真正成为了典型的生态农业区,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形成了合理有序的居住环境,为项目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今年的水稻实产情况分析,项目区每年可增加水稻产量83吨,增加香料烟产量209吨,增加蔬菜产量9530吨,增加农业产值2089.76万元,增加利润835.91万元。柯街镇镇长刘云祥说:“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都有改造这些村组基础设施状况的想法,但由于县、镇两级财力不足,一直无法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办了我们想办也办不了的事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c4k保山日报网
11月初,昌宁县的第13个土地整理项目在勐统镇开工,该项目建设规模605.27公顷,总投资1276.46万元,可新增耕地30.71公顷,将于2011年1月底前完成建设。通过土地平整、水利设施配套、新改建田间道路等建设,将形成田成方、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农业基地,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精彩热图
昌宁推广核桃无烟烘烤
图片报道
昌宁:温泉乡建密集型
昌宁县春蚕收购工作圆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昌宁县漭水镇倾力巩固创建平安成果
昌宁县每月评星促社区党建
昌宁县清河村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
昌宁县树党建典型助推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昌宁早安排农田水利冬春修
昌宁纪委定期轮岗促工作
昌宁县首个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基地建成
昌宁交警协同抓获一名负案在逃人员
省烟草创优检查组肯定昌宁工作
昌宁:茶业“联合舰队”扬帆启航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