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d保山日报网 创新激励方式,实现干群利益最大化。由于保山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受地方财力有限的制约,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的报酬和补助偏低,与其付出不相适应。保山烟草公司通过扶持成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与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会签订的《烤烟生产种植管理合同》的约定,合作社在完成产量、质量任务目标的前提下,企业按合同约定给予烤烟专业合作社每担烟30元补助,用于烤烟技术员工资,合作社理事长、会计和主抓烤烟生产村组干部的补助,而烤烟合作社理事长、理事,一般也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正、副主任。这样就使村组干部的收入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合作社还根据烤烟专业合作社章程对社员进行年终盈余分配,按照出资额、社员应享有公积金份额、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及接受捐赠份额向社员返还。正如菠萝登村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理事长李华国说的那样,今年,菠萝登村的烤烟任务是4000担,按照市烟草公司每担30元的补助,合作社将获得市烟草公司12万元的补贴,这些钱,除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外,还能结余2万多元,结余部分经过理事会讨论报监事会批准后,就可以用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维护、技术培训和村里急待解决的一些工作经费。通过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不但激发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村两委会自身的运转效率。LQd保山日报网 烤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新,对进一步促进我市烟草生产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快我市传统烟草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转型,进一步完善我市现代烟草农业生产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大村组干部和烟农在入社以后,发展烤烟生产的干劲空前高涨,广大烟农按照合作社的安排部署,积极投工投劳,全力抓好烤烟生产。在2009年的夏烟大田移栽中,依托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加大专业化服务,大力推行机耕和机械起垄,实现了机耕面积达26.7万亩,占全市夏烟移栽面积的87.8%;全面推广农家肥堆捂施用,实现了100%预整地理墒;严格按合同统一发放烟苗,集中时间移栽,认真落实“带水带肥定位”移栽技术,实现了大田移栽行动早、进展快、质量好,5月5日,全面完成了夏烟大田移栽30.395万亩,比往年提前了10天。同时,通过烤烟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烟草企业有效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除投入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外,每年还有近3000万元的资金通过烤烟专业合作社反哺农业,极大地促进了烟草产业的发展。LQd保山日报网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LQd保山日报网 一是创新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情况下,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从事农业产业户数多、区域分散、户均面积小、集中度低,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散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中,农民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缺乏有效的组织,绝大部分生产环节由农民自己实施,而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很多农民难以完全掌握技术难度较大的环节,导致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同时随着农业大环境的变化及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加,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遭遇了一个成长“瓶颈”,主要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增收乏力,产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发展风险日益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单打独斗”的传统作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产业中分散种植的现状要求必须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变,要求创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保山烟草产业在发展中创新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提高了烟农的组织化程度,调动了烟农和村组干部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示范。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