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山 > 经济民生
山更绿 民更富 业更兴

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0-08-31 09:42:06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丁光俊 杨德华
  本报讯 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3.5万亩,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1.95万亩,建成沼气池1587口、节柴灶496眼,后续发展核桃等19.1万亩,建设棚厩0.63万平方米、青贮窖0.67万立方米、饲料地建设0.19万亩,开展技能培训2000人。退耕还林工程实现了“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工程建设目标,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nrp保山日报网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3.5万亩,累计实施其它工程造林295.23万亩,完成义务植树4274.07万株。据2008年调查显示,全市有林地面积已达1674.44万亩,林地覆盖率达58.51%,加灌木林的总覆盖率为61.88%,较1994年增加8.96个百分点,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33.48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0414万立方米,较1994年增加3192万立方米,较改革开发初期增加了5770万立方米、增长124%,森林植被的增加使我市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自然环境得到有效改善。nrp保山日报网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还让群众生活环境和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工程实施9年来,仅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就达44443.87万元,加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4777.25万元,总补助资金达49221.14万元,全市5县区498个村、11.25万户49.42万人受益,退耕农户户均得到国家补助4375元。此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畜牧业发展等项目的实施,极大促进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畜牧业养殖水平的提高,项目区亩均增产粮食50至100公斤、亩节省劳力3至8个,年增加经济收入200至400元。nrp保山日报网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将退耕还林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退耕区形成了能增收致富的长效产业。9年来,全市在退耕还林地上发展核桃8.1万亩,竹子、桉树等工业原料林0.5万亩,华山松、云南松、西南桦、思茅松、秃杉等用材树种28.1万亩,枇杷、柑桔等水果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植核桃、油茶、茶等19.4万亩。同时,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带动下,全市还掀起了植树造林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新高潮,新植各类林木295.23万亩,其中新植泡核桃240万亩,使全市泡核桃种植总面积已达400万亩,逐渐形成了一批增收致富支柱产业,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施甸:玉米制种
施甸:玉米制种
“两节一市”招商引资签约76亿
“两节一市”招商引资
我市昆交会上招强商引巨资
我市昆交会上招强商引
我市贷款公路建设工程唱响项目年“主题曲”
我市贷款公路建设工程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