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预言:银发经济崛起,或成未来最大支柱产业

发布时间: 2025-11-03 21:24:38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近日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中国未来最大的支柱产业或将不再是房地产,而是规模超万亿、甚至达10万亿级别的银发经济。这一论断引发广泛讨论,其背后隐藏着中国人口结构转型的深刻逻辑。

  老龄化浪潮下的市场蓝海支撑这一判断的核心数据是: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亿,65岁以上群体超过2亿,且这一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国家统计局预测,2022年至2031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年均新增退休人员达2000万人。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重超30%。

  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巨大消费需求。从专用老年机、智能纸尿裤到陪护机器人,从医疗保健到文娱旅游,银发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以日本为例,其老年产业已覆盖康复护理、老年用品、养老社区等20多个领域,年市场规模超8000亿美元。

  最有钱一代老年人的消费实力市场潜力不仅取决于规模,更取决于消费能力。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城镇退休职工达1.4亿人,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领取者超1.8亿人,合计超3.2亿人。尽管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仅200余元,但城镇退休职工群体消费能力显著更强。

  据估算,未来7年(2025-2031年)新增城镇退休职工约3500万人,加上现有群体,总数将接近1.8亿人。这一群体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员工为主,普遍享受了养老金连续上涨红利,且多数拥有存款储备。社交媒体上“父母为90后、00后子女存养老金”的现象,正是这一群体财富实力的生动写照。

  银发经济能否取代房地产?马光远的预测引发争议:银发经济真能取代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吗?这一观点需辩证看待。一方面,老年群体消费潜力确实巨大,但另一方面,其消费能力高度依赖年轻人缴纳的社保资金。若生育率持续低迷导致社保缴费基数萎缩,养老金支付压力将直接传导至消费端。

  更关键的是,国家经济发展不能仅依赖老年群体。年轻人既是创新主力军,也是消费主力军。若其收入水平下降导致社保缴费减少,不仅会影响养老金可持续性,更会削弱整体消费市场活力。因此,银发经济的崛起不应视为对房地产的替代,而应视为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增长点。

  当前,中国银发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从老年教育到智慧养老,从康复医疗到文化旅游,这一领域正涌现出无数创新机遇。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精准把握老年群体需求,开发适老化产品与服务,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