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 > 施甸

布朗山乡清风劲

——施甸县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巡礼
时间:2010-08-18 09:46:12  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黄宝洲 杨连武 通讯员 李荣富
a49保山日报网
  ——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旺镇银川村委会是有名的“花灯之乡”、“滇戏之乡”,村两委在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中,把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相结合,银川业余花灯剧团创作编排的花灯小品《碰壁》、《劝赌》,花灯说唱《公务员八条禁令好》、《歌颂好人陈子坤》等节目演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0年该村又把《廉政准则》编排为花灯《八禁止五十二不准》在全镇演出。姚关古镇在姚关村建成人口传统文化大院,大院内存廉政文化方面的书籍760册,音像资料片 7 部,并自费订购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报纸杂志2份,供群众阅览。曾因在2006年编制出一双长2米宽1.2米的“天下第一大草鞋”和直径2米特大斗笠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姚兴玲,年内又在姚关镇自家的民间艺术手工小作坊制作了80多双“廉政草鞋”。“廉政草鞋”采用传统的布朗手工艺编制,把“人民最恨官仓鼠,华夏尤尊孺子牛”、“党施廉政,民沐惠风”、“政廉风正民心顺,纪肃法明国运昌”等廉言警句绣于草鞋,既可穿,又可收藏。一双双“廉政草鞋”赏心悦目,寓意深远,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喜爱。施甸县木老元乡是特少民族布朗族聚居乡,全乡总人口6017人,布朗族有3275人,其中木老元村就有1090人,是我县布朗族民俗传统文化氛围最浓厚的民族村。在建国60周年到来之际,该村布朗群众结合传统民俗习惯自发开展具有廉政特色的文化活动,喜迎建国60周年。将部分经典廉文诗词编入布朗山歌中进行传唱,让廉政清风吹进布朗山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强化全村党员教育,村两委组织布朗族党员在远程教育频道中收看吴大观、崔学选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让党员同志在学习先进事迹中接受教育,增强党性。利用妇女之家活动阵地,创建廉洁文明村风。开展 “五好文明家庭户”评比等活动,布朗族妇女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撑起了半边天。a49保山日报网
  ——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施甸县老年大学自创廉政歌伴舞《八荣八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员好比种子》、《歌唱祖国》等节目,深入宣传。施甸县水长乡小官市村委会傣族妇女赵佳丽自费投入4万元组建“乡村大家乐”,编排了《劝赌》、《选择》、《忠诚》、《为人民服务》、《公仆赞》等寓教于乐的廉政节目在乡村演出,在2010年元旦,赵佳丽组织的演出队和小官市小学共同演出了一台“感恩尽孝崇善廉洁”廉政文艺晚会,给群众带来了一顿“文艺晚餐”,学生深受启发,村中党员也深受鼓舞。a49保山日报网
  ——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相结合。全县组织36所小学和10所中学积极开展小监督员助廉活动,即进行一次廉洁书画展、办一份廉洁手抄报、写一封嘱廉家书、出一期廉洁板报、开一次廉洁班队会、搞一次廉洁宣传活动,送助廉小监督员进家庭。施甸县姚关镇中心学校建起了一道廉政文化墙,构思新颖、内容丰富。有二十四孝图案24副,十大廉史人物图象和简介10个,廉政格言12句,语言朴实、图文并茂、贴近生活,集严肃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吸引了许多干部群众观看。“廉政文化墙”的建立,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廉政文化风景线,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水长乡中心小学编撰《感恩尽孝·崇尚廉洁》一书,全书共分为24孝和6大廉洁人物故事两部分,在全乡小学推广学习。a49保山日报网
  ——与现代文化科技传媒相结合。万兴乡利用通信、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起“红色廉政飞信”警戒线,在全乡开通“万兴乡领导干部飞信群”,每月为乡党政领导班子、村级、站所负责人发送2条以上廉政信息,避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了“随读、随思、随醒、随戒”的目的。a49保山日报网
  ——与群众自发性活动相结合。姚关镇布朗民间女艺人姚兴玲在自家的艺术手工小作坊采用传统的布朗手工艺编制,把“人民最恨官仓鼠,华夏尤尊孺子牛”、“党施廉政,民沐惠风”、“政廉风正民心顺,纪肃法明国运昌”等廉言警句绣于80多双草鞋上,制作的“廉政草鞋”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喜爱。仁和镇勒平村委会下马村张洪杰发家不忘农村廉政宣传,结合本村群众喜欢在他家旁边聚集闲聊的实际,义务自家在门口旁创办了宣传长栏,主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时事政治、反腐语句、廉政格言、法律知识、涉农惠农政策、科普知识等内容。a49保山日报网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施甸:忧而思变奋发争先求进位
施甸:忧而思变奋发争先
施甸县10万农民外出务工促增收
施甸县10万农民外出务
施甸县太平镇抗旱减灾见闻
施甸县太平镇抗旱减灾
施甸老农喜领新农保存折
施甸老农喜领新农保存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