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思路 强化部门协作vAu保山日报网 本报讯 2006年以来,施甸县扶贫开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劳务输出、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等方面为重点,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机制和方式,强化部门协作,合力攻坚,三年解决1.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vAu保山日报网 施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县、乡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乡镇成立了项目实施指挥部,负责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把扶贫开发的绩效作为考核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年县政府还将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作为县政府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到位。vAu保山日报网 在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实施中,该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确保特困户受益,使扶贫开发的路子越走越宽,效益不断提高。针对项目区内特困户筹资困难,部分入户项目无法实施的实际,采取特殊扶持措施,通过提高补助标准,对特困户加以扶持。特困户的确定由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召开户长会进行,特困户的比例不超过项目区总农户的20%,经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确定并进行公示,群众无异议后,报乡政府同意,上报县扶贫办备案和给予扶持,使项目区特困农户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vAu保山日报网 该县强化扶贫项目管理,认真按照省、市的要求严格执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公示公告制度、大宗物资统一采购制度、项目资金报账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抓好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坚持领导分片负责、科室挂钩联系乡镇制度,对各乡镇扶贫工作业务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vAu保山日报网 在实施扶贫项目中,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整村推进为平台,通过加强协调,落实部门责任,整合项目和资金,形成合力,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自我发展一个村。vAu保山日报网 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在实施项目的村,该县认真开好村民代表会、户长会和群众会,广泛宣传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使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积极做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民盼望什么、需要做什么。在项目的选择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内容,科学合理地做好规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案”。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中,采取由自然村选举产生理事会,再由理事会组织村民实施。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科学的组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了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vAu保山日报网 2006年到2008三年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641.33万元,其中中央、省、市财政扶贫资金3682.44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200万元,外资38.09万元,部门帮扶资金720.8万元。实施了115个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省市扶持重点村建设项目,实施小额信贷4300万元,专项贷款900万元,为176户802人实施了扶贫易地搬迁,694户茅草房得到改造。全县累计解决1.4万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了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88元,人均生产粮食430公斤,有力地促进了施甸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vAu保山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