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市场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
手机报
旧版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
施甸
杨发富:用闪耀的党徽照亮群众前进之路
时间:2010-04-16 10:46:27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杨连武
施甸县姚关镇的雷打树村地处施甸高寒山区,其居住的13个自然村都是在8万亩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大亮山中,百年不遇的大旱使溪流干涸,老百姓不但生产用水得不到保证,连生活用水也成了问题。关键时刻,该村支部书记杨发富把一颗真心捧给了百姓,用闪光的党徽在大灾面前照亮了群众前进的路。
uia保山日报网
雷打树村由于历来缺水,农民传统种植的产业只有玉米、青菜、蒜苗三项单行产业。2000年,在村党员的公推下,杨发富当选支部书记,他积极为全村产业发展找路子,最终确定了在冷凉山区发展经济型产业的思路。在与外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杨发富广泛动员全村村民发展科技含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甜脆豌豆、青花、小铁头等绿色蔬菜。这几年,靠种植蔬菜该村群众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上去了,大家都说:杨发富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一颗可以依靠的大树。
uia保山日报网
可一场无情的大旱,又把全村老百姓们推到了绝望的边沿。在群众生产生活遇到困难之时,杨发富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想尽千方百计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今年年初,他把村里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雷打树村青年抗旱突击队”,带领队员在全村范围内寻找水源点,为病残、孤寡老人上门送水。“再渴不能渴孩子”,旱灾发生以来,雷打树小学的水池始终是满的,孩子们在学校里随时都可以用上、喝上干净水,因为青年抗旱突击队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只要还有一滴水,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孩子们。
uia保山日报网
在保证人畜生活用水的同时,杨发富还多方筹措资金,投资4万余元,组织群众新建可蓄水800立方米的坝塘。突击队员们到水源点将水背到水窖里,这样,不仅保障了人饮,还可以为春耕备耕和栽种烤烟储下救命水。
uia保山日报网
该村居民生活在8万亩国有林区,是森林火险区域,为防止干旱引发火灾,杨发富率先以支部自筹资金的方式,聘请了5位负责巡山的护林员,组建了一支护林队。护林队员每人每月600元的薪金,他们分片区承担起雷打树村的每一座山林,将火患降到了最低。截至目前,该村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该村组建护林队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县政府的关注,在全县13个乡镇推广此做法,已组建8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森林防火队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施甸县10万农民外出务
施甸县太平镇抗旱减灾
施甸老农喜领新农保存
施甸金布朗民俗节彰显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水长中学举行五四“爱国歌曲大家唱”文艺晚会
施甸县财政投入民生资金2.7亿
施甸县顺利完成烤烟移栽任务
施甸由旺镇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施甸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助推春耕科技化
新加坡电视台施甸摄“味”
施甸县疾控中心切实维护灾区群众健康
山羊误食农药被毒死 民警和风细雨化干戈
施甸交警大队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施甸打工仔千里送水回乡报“娘”恩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