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市场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
手机报
旧版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保山
>
经济民生
施甸县姚关镇:大寨村快步脱贫
时间:2010-03-25 09:48:45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
“我们自然村在县政府实施的项目捆绑工程后,在短短的三年间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农民也可以享受城镇化生活的少数民族自然村。目前,我们自然村有了自己的卫生室、文化广场,昔日的茅草房在各级扶持下,全部变成了砖木结构的白瓦房。”这是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委会大寨自然村村民杨真专程到施甸县委宣传部报的喜。
DG8保山日报网
从施甸县城出发,驱车27多公里,就来到了大寨自然村。这个地处高寒山区的布朗山寨山坡披绿。漫步在干净整洁的村里水泥路面上,当地独特而浓郁的布朗族风情和群众的精神,让人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这个少数民族村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G8保山日报网
布朗族是我国的特少数民族之一。大寨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242户1500人中有布朗族1227人,是一个布朗族聚集的民族村。他们曾经的生存状况是“一棵藤子两个桩,藤子上面榄衣衫,门里一火塘,门外一窝羊,抱着一壶酒,天天晒太阳”。从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施甸县又把扶贫办、发改委、地震危房改造以及交通部门的分类实施项目进行整合捆绑,推进了大寨村脱贫和加快发展的步伐。
DG8保山日报网
近4年来,大寨自然村以“四通五有三达到”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至今累计完成523.48万元的投资,先后完成进村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农网改造工程、村级卫生室建设、基本农田改造、小水窖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和大寨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等10多个项目。各项目建设完工后,村里还及时建立了公益事业长效管理养护机制,如进村道路、村内道路、人饮管道等,定期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养护,并将村内道路划分到农户,实行责任包干养护。
DG8保山日报网
大寨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产业效益快速提升,群众收入明显增长,涌现了一大批种烟、种核桃大户和养殖大户。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多元,比2000年的600元翻了一番。在群众生活有建设能力的情况下,今年,这个自然村又以公办民助的模式硬化从村委会到自然村的水泥道路。
DG8保山日报网
现在,大寨村有近27户农民坚持手工缝制布朗族服装和打花草鞋,产品除了满足本民族的需求外,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购买和收藏,村民们正在用自己的手工艺创新为自己增加收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两节一市”招商引资
我市昆交会上招强商引
我市贷款公路建设工程
保山市项目工作频见春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施甸二中举行地震与消防安全演练
施甸县为干部筑“防火墙”
施甸县扶贫办帮助挂钩村抗旱救灾
施甸县公安局倾情抗旱促和谐
施甸县众志成城抗旱魔
施甸交警圆满完成春运保卫任务
施甸县公安局效能政府建设措施有力
施甸县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施甸森林公安从源头防止森林火灾
施甸推行塑料薄膜覆盖保水兴产业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