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市场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
手机报
旧版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
施甸
施甸县众志成城抗旱魔
时间:2010-03-22 10:26:55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李朝文
本报讯 “若不是镇里‘买’给我们了一股水,今年怕是连眼泪都干了。”日前,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一位村民这样庆幸地感慨。原来,该村没有水源点,当地党委政府从数公里外的大磨山引来了水,不仅解决了陡坡,还解决了羊火塘、石井、吴家、大平地、小黑箐等6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的饮用水。这是施甸县众志成城抗旱魔的一个小小事例。
jq9保山日报网
目前施甸县正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在抗击旱魔的战斗中,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干部群众积极保人饮、保生活、保生产,到处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酒房乡沙子村的大垭口小组、营盘小组等地水源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从2月6日至今每日由3台拖拉机到10公里外的后寨村拉水积极开展抗旱自救。每灌满一口水窖,村里仅能补助100—200元运费,运水成本较高,负担较重。但就是在这样的困难情况下,广大村民却不忘援手他人播爱心倾情参加乡民政办公室组织的“抗旱减灾献爱心活动”,3月5日至10日,短短5天时间群众自愿捐资共计3029元。
jq9保山日报网
何元乡石头寨村共有7个自然村,其中5个自然村250户1101人以及407头大牲畜受灾严重,需要到4公里外的何元上寨水库、莽王大河依靠人挑马驮取水,人畜饮水极为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预料。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自然村、村小组为单位,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一面组织农户进行抗旱减灾生产自救,一面进村入户展开安全防火隐患排查。加大生活用火和护林防火宣传力度,清理房前屋后的易燃物品,并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应急扑火队。同时,实施村村联防,落实对痴、呆、聋、哑、精神病人、智障人员的重点监护。
jq9保山日报网
姚关镇雷打树村共有林地面积1万余亩,天干物燥,水源短缺,护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该村抗旱减灾挂钩单位保山市检察院,先后7次到村了解情况后,在购买了1800米钢管、投入0.3万元抗旱资金的同时,每月还出资3000元支持村上聘请6名护林员,加强林区护林防火巡逻。市检察院还协助村里启动护林防火应急预案,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设10支应急防火队,同时加快建设文明新村,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做到小店不卖、学生不买。
jq9保山日报网
万兴乡牛汪塘村坐落在怒江之上,与龙陵县隔江相望,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群众取水十分困难。县直挂钩单位施甸县检察院领导前后5 次到村全面了解旱情,并组织检察院干部职工爱心捐款0.93万元,群众集资1.7万元,乡上和该院又负担一部分资金帮助该村架设白沙水水源点至老武家沟1.35公里的人畜饮水管道,目前该工程已于3月10日竣工。
jq9保山日报网
摆榔布朗族彝族乡尖山村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居民411户1685人,其中少数民族916人。人畜饮水最困难的是尖山自然村,水源属于地表水,持续干旱导致水量大减,现在管网已不能正常供水,群众只能到主管道口排队取水。市、县纪委监察局领导多次赶赴抗旱一线开展深入调研,并派出一名纪检干部长期驻村工作。2月份帮助协调资金2万元;3月3日组织干部职工捐款1.16万元,重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和1500亩的核桃保苗。下一步监察局干部还计划找寻新的水源,并对各自然村的管网实施管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精彩热图
施甸县10万农民外出务
施甸县太平镇抗旱减灾
施甸老农喜领新农保存
施甸金布朗民俗节彰显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昌宁:党员干部冲在前
仁和镇:支书带头掘井战旱
保山积极落实省委抗旱通知
云南开辟抗旱用电“绿色通道”支持抗旱救灾
板桥镇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勐统镇抗旱宣传活动成效显
图片报道
隆阳区气象局抓好抗旱气象服务工作
牵手抗旱灾 同心渡难关
保山移民局做好抗旱救灾和重点工程推进工作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