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a保山日报网 如今,和顺由一个不起眼的极边古镇、丝路侨乡在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名镇评比中一举成名,勇夺桂冠。现在,和顺有了四顶“国家级”帽子,除了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之外,还是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顺的文物单位、古建筑、田园风光得到了妥善保护,然而,古镇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却在发生着质的演变,短短几年间,和顺就完成了从一个传统农业集镇向现代旅游小镇的历史性跨越。FKa保山日报网 [解读] 保护(修复)和顺,能力和实力是条件。保护与建设古镇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个相对长远的战略投资,这就要求开发商除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外,还要有相当的能力。包括处理好古镇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能力;协调政府、村民、企业三者关系的能力;浮现与传承古镇文化的能力;经营管理古镇旅游、文化产业的能力,以及推出旅游精品,打造知名品牌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开发商具备相当程度的文化品位、文化定力和文化自觉。这些文化要素是内在的,长期积淀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模仿照搬的。然而,正是这些文化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能动组合形成了开发商高人一筹的创造能力——核心竞争力,它在核心旅游品牌不可替代的价值、服务和文化上就能明显地体现出来,再造一个“文化和顺”、“大雅和顺”的“神来之笔”,就是这种内在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FKa保山日报网 群众参与FKa保山日报网 人为古镇之本。FKa保山日报网 在和顺元龙阁,“蔺大妈松花糕”格外引人注目,熙熙攘攘的游客经常把她包围着,目的就是和她说上几句话,买上她的一块松花糕,和她合个影。他们一家做松花糕生意已经有4代人了。过去一天也就只是卖个盐巴辣椒钱,最近几年,她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在,他们一家5口人,全都参与松花糕的制作和销售,忙得不亦乐乎。她说,多的时候,每天能卖上千块钱,少的时候也不低于500块。除了在元龙阁摆摊卖,她的松花糕还卖到了学校、机关等,都是送货上门。FKa保山日报网 无疑,蔺大妈是和顺旅游开发后,村民得到实惠最多、也最典型的一个。和顺古镇通过5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政府、村民、公司三赢的局面。在开发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注意处理好与村民、公司的相互关系,做到了“和谐共赢”:政府增加了税收、减小了就业压力,旅游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直接的实惠,集团在投入的同时,既有了现实的回报,又有了长期的效益。FKa保山日报网 旅游业带动了村民的发展。开民居旅馆的、开餐馆的、卖松花糕的、卖翡翠的,明显多了起来。如今,古镇居民已建成一个五星级标准的客栈,开设了43个民居旅馆、30个玉石商铺,还有100多个在家中开的商铺。在水碓村通向艾思奇故居的路边,公司对这里原来的近百个玉石地摊进行统一管理,免费建设了样式特别的摊位,提供给摊主经营。公司修建的和顺特色小吃一条街及和顺小商品一条街的摊位,也无偿提供给和顺居民经营使用。目前和顺居民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的,已有500多人。FKa保山日报网 集团发展后,加大了对村里的幼儿园、小学、龙潭、宗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帮助,出资建盖了希望小学。从2007年开始,集团连续三年出资为和顺的全体村民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集团的这一举措,让和顺村民从另外一个角度享受到了和顺开发带来的实惠。更重要的是,除了带动和顺各个行业的发展外,和顺柏联集团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公司320名员工中,只有总经理是集团派来的,其余的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是和顺居民和腾冲当地人。FKa保山日报网 此外,柏联集团还扶持农民发展观光农业,全力实施好1000亩核桃、200亩红花油茶、3200亩油茶、320亩莲藕的“一树三花”工程,走旅游农业生态化发展道路。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积极扶持“寸师傅”、“双红油厂”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展示和顺藤编、圆角刺绣等旅游工艺品,鼓励居民加工经营翡翠玉石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和顺地方优势和文化产品的有效融合,着力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推进旅游产业全面、蓬勃地发展。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