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保山
新闻
县区
乡镇
旅游
财经
消费
文化
教育
娱乐
法律
健康
图库
数字报刊
手机报
站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区
>
龙陵
万马战犹酣——龙陵县龙新乡冬季农业开发侧记
时间:2010-11-23 09:55:0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雷 华 廖润发
初冬时节,走进龙新乡,一个个小坝子里一畦畦冬早青菜生机盎然,一块块豌蚕豆清翠欲滴;机耕道上,一辆辆运送农家肥的车撒下一串笛鸣,农民们有的在田里撒圈粪,有的在种植小麦、油菜,有的在整地准备种植马铃薯,一片热气腾腾闹冬耕的景象。
C3N保山日报网
今年,龙新乡冬季农业开发面积3万余亩,其中粮食面积1.9万亩、经作面积1.1万亩,大面积推广青菜、马铃薯、玉米一季三熟农业,种植青菜7000亩、马铃薯6300亩、大麦1万亩、绿肥2000亩、豌蚕豆1600亩、早烟250亩,都是短、平、快的产业项目,力争使农民人均增收400元。该乡采取科技物资配套、领导干部挂产业的举措,切块6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扶持冬季农业开发,对500亩马铃薯高产样板每亩由乡里补助100元,派出30多名干部、农科员挂村帮组帮扶到户,还成立了2个产业指挥部到种植区安营扎寨靠前指挥。
C3N保山日报网
在勐冒坝,村民杨大春和儿子、儿媳正在收割青菜,老杨说:“今年的青菜价上升了,每公斤产地价1元,我家种了3亩多青菜,有1.5万多元的收入,收完青菜种洋芋,一亩洋芋有3000多元收入,收完洋芋又种玉米,玉米亩均产量达650公斤,既有粮吃又有钱花,种地有奔头哩。”龙新乡在冬季农业开发中,马铃薯唱主角。为了实现马铃薯市场效益的最大化,使之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近年来,该乡“政府引导、合作社运作、大户销售”,走出了一条“小洋芋对接大市场”之路,每年有一万多吨洋芋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缅甸市场,为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
C3N保山日报网
正在整理地畦的村民刘长茂感言:大春饱肚子,冬季农业挣票子。我们42户村民今年种植冬洋芋220多亩,都搞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种植,平均亩产达2.5吨,洋芋还没下地,外地客商就来订货了。我家今年种植7亩洋芋产量可望达到18吨,前几天与一位瑞丽的客商订了供货15吨的协议,还收了1000元的订金,现在是攥着订单种洋芋,不愁销路,心里特踏实。据介绍,为了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龙新乡组织20多名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到保山、德宏、昆明和缅甸找市场,带回了6000多吨青菜、马铃薯、啤饲大麦的订单,让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
C3N保山日报网
陪同采访的乡农业中心主任王世国介绍:入冬以来,龙新乡出现了农民白天忙劳动,晚上进课堂科技“充电”忙的新气象。每到傍晚,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里挤满了人,下乡助农的科技人员担任教师,向农民讲授小春粮经作物种植等10多门课程,为广大农民施“底肥”。截至11月15日,全乡已举办冬季农业开发科技培训班32场,培训农民9000多人次,冬季农业生产搞得扎扎实实、红红火火。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精彩热图
省文联赴龙陵开展向郑
龙陵:勐糯中队清障保交
龙陵县“三查三看”教
龙陵万亩油茶移栽大会
推荐新闻
评论热点
相关新闻
龙陵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构建和谐连心“桥”
龙陵县在创先争优中“四学”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缅油气管道途经龙陵促发展
龙陵县突出 “二三四五”抓 “两基”成效明显
龙陵县龙江乡超前谋划烤烟生产
龙陵县人民医院承诺践诺重实效
龙陵县象达乡“十一五”扶贫攻坚成效显
龙陵泥腿杆“变脸”成为新型农民
龙陵县林业局石斛种植示范基地
龙陵:理论学习面对面
Copyright ©2005-2010
Baosha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山日报网
滇ICP备05006951号